[发明专利]一种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5956.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衍光;高宪武;胥如灿;孙庆伦;张继翔;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王素花 |
地址: | 25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导体 生产工艺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五、六类电缆导体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被应用于各种移动的交直流电气设备,其内部导体主要是五、六类导体。因其导体根数较多,不能够一次绞合完成,传统工艺中所有大于等于6平方的较大截面电缆的制造均需通过束成小于6平方的股线后二次复绞而成,生产效率较低;另外,二次复绞导体较易损伤,造成绝缘击穿形成质量隐患,最终产品的外径较二类导体外径偏大,浪费原材料;再者,因为是二次复绞,导体间存有间隙,不能紧密接触成为一体,致使与同等规格的二类导体电缆相比电阻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生产出来的电缆美观、外径小,电阻小,节约材料,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生产周期短,使生产出来的五、六类导体电缆即具备了柔软便于施工的特性,同时又具备了二类导体电缆的结构紧实,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电缆的生产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束线单元:根据需要生产的电缆导体截面,计算出电缆导体需要的 单丝根数,根据GB/T3956-2008标准分配束线单元所含的单丝根数;
(2)、拉丝:根据GB/T3956-2008标准及计划段长,确认拉丝长度,并通过编码器计米系统精确控制所需束线单元长度,用拉丝机将束线单元拉制成需要的长度后得到拉长后的束线单元;
(3)、上盘:将步骤(2)得到的拉长后的束线单元根据预先制定的工艺要求用于设备各段,用正规结构排列方式计算电缆导体理论外径,根据理论计算值确定制造电缆导体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并根据设备选择合适的模具,即第一节绞笼直束单元直接引至绞合模具处;将第一节绞笼直束单元按照工艺设定绞合节距,通过牵引绳及牵引运动将第一节绞合导体引至第二绞合模具处,将第二节绞笼直束单元引至绞合模具,根据工艺设置绞合节距,与第一节绞笼反向旋转,如需使用第三节绞笼,则按照第一节绞笼设置,如需使用第四节绞笼,则按照第二节绞笼设置,依次重复;
(4)、绞合: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最终每段的节距大小,调整设备参数及放线涨力,绞合电缆导体。
步骤(2)所述的拉丝机为多头拉丝机,可通过多头拉丝机自带的高精度编码器计米器控制束线单元段长长度。
步骤(3)所述模具是采用聚晶或金刚石涂层模具。
步骤(3)所述模具选择根据软导体理论计算方式得到,所述计算方式为:
异向绞:
同向绞:
Z—单线的总根数,d—单线的直径(mm)
定径模具尺寸与二类导体外径相当,比传统工艺生产的同类导体小0.5-5mm。
步骤(3)所述绞合为同向绞或异向绞,电缆导体绞合层数在两层以下用同向绞,电缆导体绞合层数在两层及以上用异向绞。
根据上述任一所述的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制得的五、六类电缆导体。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五、六类电缆导体高效生产工艺,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相比传统工艺的两次绞合,该工艺直接省去了最费工、费时的束线工序,通过长期实践,该工艺已成熟运用,其高效的生产工艺,可至少提高50%以上的生产效率,且电缆导体规格越大节约时间越多。
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生产工艺制作的导体,导体电阻和外径更小,外观光滑、结构紧密,节约工序,节省材料。
3、本发明去除传统工艺中的束线工序,对于五、六类电缆导体生产时绞合单元束线工序效率最低,该工艺取消了该工序,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生产一条电缆的时间仅相当于原来一根绞合单元的束线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五、六类电缆导体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束线单元:根据需要生产的电缆导体截面,计算出电缆导体需要的单丝根数,根据GB/T3956-2008标准分配束线单元所含的单丝根数;
(2)、拉丝:根据GB/T3956-2008标准及计划段长,确认拉丝长度,并通过编码器计米系统精确控制所需束线单元长度,用拉丝机将束线单元拉制成需要的长度后得到拉长后的束线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5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