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变径变螺距感应线圈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906.8 | 申请日: | 201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季根顺;贾建刚;王丽;薛向军;郝相忠;陈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40 | 分类号: | H05B6/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变径变 螺距 感应 线圈 实现 温度梯度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变径变螺距感应线圈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变径感应线圈对石墨坩埚发热体内的碳纤维预制体进行感应加热,所述变径感应线圈呈螺旋型,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变小,包括上端、下端及过渡段,上端和下端均为所需直径的单匝,过渡段呈锥形,上端和下端及过渡段是由同一铜管无间断绕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变径变螺距感应线圈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石墨坩埚发热体置于变径感应线圈内;
S2、将碳纤维预制体依次放入石墨坩埚发热体内的不同位置,进行感应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变径变螺距感应线圈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锥度和螺距依据工艺所需轴向温度梯度的大小设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变径变螺距感应线圈实现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坩埚发热体与变径感应线圈为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9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