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治疗载体及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1239.3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庞继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继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64 | 分类号: | C12N15/864;A61K48/0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视网膜 色素 变性 基因治疗 载体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腺相关病毒载体,该腺相关病毒载体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磷酸二酯酶β亚基(PDE6b)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本发明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包含编码磷酸二酯酶β亚基的核酸序列、启动子及增加基因表达的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基因治疗载体的药物及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治疗载体及相关药物。
背景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以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凋亡为主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传统医疗手段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没有作用,所以到目前为止这类疾病还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知这类隐性视网膜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相应功能性蛋白缺失导致的。
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常见的一种严重亚型是由于视杆细胞的磷酸二酯酶β亚基(PDE6b)基因突变造成的。视网膜的视细胞里有感光物质,叫视紫红质。它遇光以后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视细胞膜上面负责细胞内外离子交换流动的膜通道关闭,造成视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也就是通过所谓的光传导通路把自然界的普通光信号变成了可在人体内传导的生物电讯号。然后这个电讯号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视中枢,在那里整合成视觉。磷酸二酯酶β亚基是视觉转导级联反应中的重要成分。PDE6b基因的突变导致了PDE6b这种酶的蛋白功能的缺陷,使得上游的cGMP发生聚积,继而造成视杆细胞的死亡及随后的继发性视锥细胞死亡,最后导致患者失明。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腺病毒载体的针对眼部特别是遗传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基因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也有研究指出,应用重组病毒运送表达载体至眼内,同时在眼内表达治疗性的基因产物,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表达效率低,持续时间短,潜在的细胞毒性等。
因此,亟需找到一种可靠、有效的给药载体,从而能够携带治疗药物有效穿透眼屏障,达到持续、安全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携带正常基因的特定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到有基因突变的相关视杆细胞进而通过恢复病变细胞缺失的相关功能蛋白来达到恢复视功能从而让患有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重见光明的个性化基因治疗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腺相关病毒载体,所述载体含有增强子、启动子、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angiotensin II type 2receptor Intron 1,AT2R Intron1)和磷酸二酯酶β亚基(PDE6b)的基因序列,所述的PDE6b基因序列选自与SEQ ID NO:1有至少9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所述的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选自与SEQ ID NO:2有至少9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实验中发现,在腺相关病毒载体中加入上述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可以使PDE6b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一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PDE6b基因序列选自与SEQ ID NO:1有至少96%、97%、98%、99%、10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所述的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选自与SEQ ID NO:2有至少90%、95%、96%、97%、98%、99%、10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更优选地,所述的PDE6b的核苷酸序列含有SEQ ID NO:1;所述的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的核苷酸序列含有SEQ ID NO:2。最优选地,所述的PDE6b的核苷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所述的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内含子1的核苷酸序列选自SEQ ID NO:2。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启动子为Chicken beta-actin(CBA)的启动子,选自与SEQ ID NO:3有至少95%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更优选地,所述的(CBA)的启动子选自与SEQID NO:3有至少96%、97%、98%、99%、10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最优选地,所述的CBA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选自SEQ ID N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继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继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