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方法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9802.3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芸;贾旭涛;贾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旭日龙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B60L8/00;B60L53/00;B60L50/52;B60L50/6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建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太阳能 放电 系统 方法 电动车 | ||
1.一种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其中,依据蓄电池组电压大小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开路点电压大小对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分组;
控制器组,包括多个充放电控制器,该多个充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蓄电池单元,包括串联的多个蓄电池组,且该多个蓄电池组的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多个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口;其中,依据蓄电池单元中蓄电池组电压大小,对所述多个蓄电池组进行分组;以及,充放电控制器连接电压高的蓄电池组和对应最大开路点电压高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此对应关系连接各组蓄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机,连接至所述蓄电池单元的正、负极;
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以及
DC-DC升压/降压电路,其与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及所述直流电机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能通过DC-DC升压/降压电路直接给所述直流电机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串联在所述直流电机和所述蓄电池单元之间,其中,所述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的正极端与所述直流电机负极端连接,负极端与所述蓄电池单元负极端连接;或者所述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的负极端与所述直流电机正极端连接,正极端与所述蓄电池单元正极端连接;所述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在正向导通瞬间电流大于等于15安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逆流二极管,串联在所述DC-DC升压/降压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机之间,其中,所述防逆流二极管的正极端与所述DC-DC升压/降压电路正极端连接,负极端与所述直流电机正极端连接;或所述防逆流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DC-DC升压/降压电路负极端连接,正极端与所述直流电机负极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或非柔性太阳能电池;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薄膜、铜铟镓硒及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非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n型晶体硅、非晶硅、铜铟镓硒及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至少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升压/降压电路在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输出电压低于直流电机的额定电压时,采用升压电路使输出电压升高到U-10V~U+10V范围内;在输出电压高于直流电机的额定电压时,则采用降压电路,使输出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U-10V~U+10V范围内,其中U为直流电机的额定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包括单个二极管或多个并联的二极管;其中所述正向导通大电流二极管组件的反向击穿电压大于150V。
7.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电动车的车顶。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立式太阳能充放电系统进行充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所述蓄电池单元中蓄电池组电压大小,对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分组;
依据蓄电池组电压大小及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开路点电压大小,对太阳能电池板中的进行分组;
将分组后的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与充放电控制器连接之后再分别与分组后的多个蓄电池组连接,其中蓄电池组电压高的蓄电池组对应连接最大开路点电压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所述蓄电池单元的正、负极端连接直流电机,通过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给所述蓄电池单元充电进而为所述直流电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旭日龙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旭日龙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98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冻沥青路面
- 下一篇:由互相连接的片段组成的纤维增强泡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