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艺术品的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2415.7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富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G06K9/62;G06N3/0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3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艺术品 识别系统 物联网技术 读取 激光发射系统 主动成像 二维码 激光 预处理 神经网络算法 互联网手机 发射器 分类识别 接收系统 控制系统 内容显示 使用不便 图像分割 翡翠玉器 矩特征 隐含层 打码 手机 成像 字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艺术品的识别系统,包括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系统和成像接收系统,所述激光发射系统包括发射器。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艺术品的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不同的打码技术,将二维码打到翡翠玉器和字画及艺术品本身,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二维码的识别功能读取艺术品的历史和文化和底蕴,最后读取的内容显示在手机中便于后世传承,解决了艺术品识别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利用Hu矩特征量和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算法对预处理和图像分割后的结果进行了分类识别,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解决了艺术品识别系统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艺术品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艺术品(artwork),一般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艺术品分为很多类:水墨画、国画、书法、瓷器、紫砂壶、陶艺、绘画、乐器、雕刻、砂岩、仿砂岩、琉璃摆件、铁艺、铜艺、石雕、铜雕、玻璃钢、树脂、玻璃制品、陶瓷、瓷、黑陶、陶、红陶、白陶、吹瓶、奇石、古家具、脱蜡琉璃、木雕、花艺、花插等。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面对现代艺术,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艺术性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指出:“如果你用美元数量测量一个艺术家的生产力,你会发现,最引人注意的艺术家最赚钱。”他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成功地吸引注意力是艺术存在的全部意义。这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品的存世数量,而是艺术品所能吸引的注意力。
激光主动成像技术是主动成像探测中的新兴技术,在近些年发展迅速。该技术克服传统被动成像系统的许多缺点,还可以在全天候下探测目标,并且具有成像清晰、对比度高、抗外界杂光干扰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光电侦察告警设备的一项主要应用技术,市场需求增长很快。目前国内关于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的研究基本停留在获取成像结果或对后续图像的简单处理上,很少有人研究目标识别,从而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应用。在可见光和红外成像跟踪领域中,准确获得识别目标是实时目标跟踪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光电跟踪经纬仪、红外成像制导等设备中,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研制这种新型的激光主动侦察自动目标识别设备,有必要开展针对激光主动成像的目标识别研究。关于目标识别的算法很多,有基于统计模式的识别算法、基于知识的识别算法、基于模型的识别算法、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识别算法、基于专家系统的识别算法等,其中BP神经网络算法是基于统计模式的一种算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单隐含层BP网络算法误差较高,辨识精度较低,一般通过增加隐含层层数来改善此缺点。但是多隐含层会使网络结构复杂化,降低训练速率。对于较简单的映射关系,在网络精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可选择尽量少的隐含层层数来提升训练速率;而对于较复杂的映射关系,为保证网络精度的要求,则只能增加隐含层层数。
因为社会上的一些翡翠玉器字画艺术品,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容易造成艺术品文化和底蕴的逝去,无法满足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有序传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艺术品的识别系统,解决了艺术品识别系统使用不便和精度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富,未经李新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2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码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两级CNN的船舶辐射噪声信号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