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711.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中;董琰;张柳;李朋波;张久鹏;李蕊;郭兴隆;王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6 | 分类号: | G01N3/06;G01N3/08;G01B2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荷载 耦合 作用 沥青 混合 横向 变形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测量装置,温控箱的底部开口扣合于控制箱上,两个传动轴竖立固定于控制箱上,移动横梁活动连接于两个传动轴之间,且移动横梁与各传动轴均组成丝杠螺母机构,移动横梁的底部设有传力杆,底板固定于控制箱上,下压头位于底板上,两个固定杆竖立固定于下压头上,且上压头空套于两个固定杆上,待测试件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待测试件位于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传力杆正对所述上压头,固定杆上套接有若干固定夹具,各固定夹具与待测试件之间均设有位移传感器,各位移传感器与待测试件的侧面相接触,控制箱内设有伺服电机及控制器,该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横向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通常认为,车辙是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破坏,是沥青路面在高温以及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塑性流动变形。对于车辙机理的研究,现在仍存在两种争论:一种认为车辙是受压破坏,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的不可恢复的变形的累积,从而造成路面的压密变形;一种认为车辙是受剪破坏,车辙的产生机理为剪切流动变形。但是有一点认识是相同的,即车辙是沥青混合料的一种塑性流动变形。
关于车辙的影响因素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有人认为层间接触条件是诱发车辙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施工的角度来说沥青路面面层层间若具有良好的接触状态,则可以延缓车辙的出现,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力学角度来看,层间接触条件变化的变化也会影响沥青路面面层内部受力的变化,并且面层层间接触不良时,中面层更容易发生车辙。
目前用于研究沥青路面变形特性的试验主要有单轴贯入试验、车辙试验、蠕变试验、环道试验及加速加载试验等,但由于此类试验装置不能很好地反应沥青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横向变形的影响,依次需要涉及出一种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横向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沥青混合料的横向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横向变形测量装包括温控箱、控制箱、移动横梁、底板、下压头、上压头、两个传动轴及两个固定杆;
温控箱的底部开口扣合于控制箱上,两个传动轴竖立固定于控制箱上,移动横梁活动连接于两个传动轴之间,且移动横梁与各传动轴均组成丝杠螺母机构,移动横梁的底部设有传力杆,底板固定于控制箱上,下压头位于底板上,两个固定杆竖立固定于下压头上,且上压头空套于两个固定杆上,待测试件位于两个固定杆之间,待测试件位于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传力杆正对所述上压头,固定杆上套接有若干固定夹具,各固定夹具与待测试件之间均设有位移传感器,各位移传感器与待测试件的侧面相接触,控制箱内设有伺服电机及控制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传动轴相连接,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的控制端及各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还包括固定横梁,其中,固定横梁的一端与一个传动轴的上端活动连接,固定横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传动轴的上端活动连接。
相邻两个固定夹具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套接于固定杆上。
固定杆上套接有螺母,螺母位于各固定夹具的下方。
固定夹具的数目及位移传感器的数目均为三个,三个位移传感器分别正对待测试件上端的侧面、中部的侧面及下端的侧面。
上压头的底部光滑或设置有橡胶垫。
底板通过支座固定于控制箱的上部。
还包括用于测量传力杆对上压头施加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