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6006.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香;朱忠凯;张炉青;徐安厚;宗传永;张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38;C08F2/34;C09D153/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含氟嵌段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反应釜抽真空,然后通二氧化碳再抽真空,将0.1~10份链转移剂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压入5~100份的偏氟乙烯和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再将0.02~5份引发剂加入反应釜,然后将二氧化碳压入反应釜,加热反应釜升温至60~90℃,使反应釜压力为10~40MPa,反应结束后缓慢打开阀门回收二氧化碳和剩余单体后,得到聚(偏氟乙烯-co-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大分子转移剂;
步骤2:将5~100份含氟丙烯酸酯加入含有聚(偏氟乙烯-co-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大分子转移剂的反应釜抽真空,将0.02~5份引发剂加入反应釜,然后将二氧化碳压入反应釜,加热反应釜升温至40~90℃,使反应釜压力为10~40MPa,反应结束后缓慢打开阀门回收二氧化碳和剩余单体后,再反复充入二氧化碳对聚合物微球进行提取,最后收集产物即为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全氟碘代烷,其分子通式为:CnF2n+1I,所述n的范围为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偏氟乙烯和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的质量比为1~20:1,聚合反应的时间为5~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2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为1.0-5.0μm,数均分子量为3000-100000g/mol。
8.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在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所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基材表面预处理;
步骤2:将上述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分散在溶剂中,制备一种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分散液;
步骤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分散液涂附在基材表面,成膜,即得到具有超疏水表面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在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基材为玻璃片、无纺布、滤纸、水泥基材;所述基材的预处理为:将基底材料依次用乙醇、水洗涤,干燥、备用;所述步骤3中,成膜的温度为30℃;所述的涂覆方式为采用喷涂或浸涂的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在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超疏水含氟嵌段共聚物微球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1~1,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正己烷、甲醇、乙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0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道流向可控制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滑块潜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