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3163.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曲海波;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巴 车行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车道;
射线发射器,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的出口端,所述射线发射器沿所述检测车道方向发射的锥形检测射线,所述锥形检测射线不超过所述大巴车行李舱的顶板;
探测器,与所述射线发射器相对设置,所述探测器用于接收所述锥形检测射线;
车头避让检测器,沿所述检测车道,并相对所述射线发射器远离所述探测器设置;
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车头避让检测器与所述射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车头避让检测器检测到车头信息后,控制所述射线发射器发射所述锥形检测射线,
其中,所述车头避让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车头信息时,所述射线发射器处于驾驶舱与客舱之间;
所述探测器包括:
探测桩,纵向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的入口端,并与屏蔽箱相对设置;
第一组探测器,纵向设置于所述探测桩内;
第二组探测器,沿所述检测车道方向,水平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内,
其中,所述第一组探测器与所述第二组探测器呈L形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避让检测器包括:
车辆检测组件,所述车辆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的入口端,通过触发所述车辆检测组件,确定大巴车驶入所述检测车道,所述车辆检测组件包括地感组件、雷达组件、超声波或地磁检测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速度测量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上,所述速度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大巴车的行驶速度;
位置测量组件,包括挡风玻璃探测单元,所述挡风玻璃探测单元相对所述射线发射器远离所述检测车道,所述挡风玻璃测量光电通过检测到大巴车的前挡风玻璃,确定大巴车的位置,以根据大巴车的位置确定是否发射所述锥形检测射线,所述挡风玻璃探测单元包括光幕组件、光电组件或雷达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挡风玻璃测量单元与所述射线发射器的距离大于大巴车的前挡风玻璃与司机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测量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触发单元,所述至少两组触发单元根据被触发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行驶速度,
其中,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光幕组件、光电组件、测速雷达组件或地感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
X射线机;
屏蔽箱,所述X射线机设置于所述屏蔽箱内,所述屏蔽箱开设有所述锥形检测射线的出束口;
准直器,设置于所述X射线机的射线出口区域,所述准直器用于将大立体角的初始X射线进行约束,以生成由所述探测器的检测面和以及所述X射线机的靶点组成的立体区域内的X射线,作为所述锥形检测射线,
其中,所述立体区域的顶面不超过所述大巴车行李舱的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束口的出束宽度大于或等于0.5mm,并小于或等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线发射器与所述探测桩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车道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还包括:
显示装置,连接至所述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探测器对所述大巴车行李舱的探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发射器包括:
第一急停开关,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上,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或供电电源;
第二急停开关,设置于所述探测桩上,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或所述供电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巴车行李舱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屏蔽箱和/或所述探测桩上,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发射所述锥形检测射线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其中,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或警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31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