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2692.1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洲;陈军;姜正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张勤绘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十八 轧机 工作 状态 方法 基于 应用 | ||
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各侧支撑辊的支撑力,并对支撑力进行相应运算,通过运算结果表征当前工作辊的各工作状态;一种基于此的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工作辊的状态实时修正轧制进行中工作辊的标度。本发明的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针对十八辊轧机轧制过程中工作辊状态难以判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根据侧支撑力判断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其从侧支撑辊的侧支撑力入手,通过检测各侧支撑辊的支撑力,并进行相应数值计算,将计算出的各数值用以表征当前工作辊的各个工作状态;为后续衔接的调控作业提供方向性依据,亦可为后续调整板形提供数值依据和调整的现况依据,构成板形修正调控的前端修正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带材冷轧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十八辊轧机辊系布置如图3所示,十八辊轧机辊系及侧支撑装置结构如图4所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十八辊轧机是从六辊轧机发展而来,与六辊轧机相比,十八辊轧机除了常规的支承辊、中间辊及工作辊外,因其工作辊直径仅是传统六辊轧机工作辊直径的1/3左右,轧制过程中工作辊易产生水平外弯,需要对工作辊采取侧向支撑,因此十八辊轧机带有工作辊侧支撑装置。如图3、4所示,上下工作辊入口出口两侧各有一组侧支撑装置,共有4组侧支撑装置。每一组侧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横向支撑辊和位于其后的两排背衬轴承。每一组侧支撑装置通过安装在轧机牌坊上的2个液压缸进行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共有8个液压缸,均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图4中标示了其中4个液压缸,具体液压缸压力施加位置如图5、6、7所示),则在轧制状态下,可得到8个液压缸的实测压力值(即侧支撑力)F1、F2至F8。
十八辊轧机侧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侧支撑装置采用位置控制的方式,首先二级计算机系统根据工作辊辊径、中间辊辊径、侧支撑辊辊径等信息设定侧支撑装置的位置,保证工作辊中心线与中间辊和支承辊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在牌坊上的液压缸根据上述设定值通过位置传感器对侧支撑装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与工作辊之间预留一个很小的间隙,完成上述位置控制后即可以进行轧制。各液压缸安装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侧支撑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受力,压力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对工作辊等轧机设备的保护,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压力超过预设定报警值时,轧机将紧急停车,液压压下系统将快速打开,避免设备损伤。
十八辊轧机与传统六辊轧机控制部分的核心区别为工作辊无轴承座结构,而工作辊的工作状态是影响十八辊轧机轧制过程稳定及板形良好的重要因素,其中初始侧支撑力、弯辊力、窜辊量的给定,以及初始工作辊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轧制稳定阶段上下工作辊的位置以及弯曲程度,进而影响十八辊轧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实际生产中对于工作辊工作状态的判断只能根据来料规格、预设轧制力大小及出口板形凭经验来进行判断。
申请号为:201410836958.4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十八辊冷轧机,包括上、下工作辊。工作辊的带材入口侧与出口侧分别设有上侧支撑与下侧支撑。上侧支撑采用分段结构而下侧支撑采用整体结构。上侧支撑的分段结构数量至少为5块。在大行程调整装置与被分段的上侧支撑的段块之间设有微行程调整装置。在大行程调整装置上配备有大行程调整平衡缸而在摆臂上配备有摆臂平衡缸。
申请号为:201610930935.9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十八辊轧机侧支撑结构,采用分段的芯轴通过止口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整根的芯轴,若干个背衬轴承均匀的分布在芯轴上,背衬轴承采用无内圈设计,每个背衬轴承两端设计有隔板、密封挡环以及调整环,在调整环上设计一孔,销轴穿过该孔,隔板及密封挡环上均开有凹槽,销轴卡在凹槽内,起到防转作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