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0205.8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防;王敬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12 | 分类号: | C07C17/12;C07C2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柯玉珊 |
地址: | 35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间二氯苯可用作广谱抗真菌药物咪康唑的中间体,其传统合成方法有:1)间苯二胺与硫酸、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反应,制成重氮盐,再经氯化而成;2)间氯苯胺经重氮化,氯化而成,间氯苯胺重氮化法合成率较低、产能不高;3)间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4)苯氯化法,苯氯化法其工艺控制条件较难,且分离效率不高。其中间苯二胺重氮化法合成工艺复杂,已经被淘汰。间二硝基苯氯化法中存在易爆炸物间二硝基苯,合成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间二氯苯的合成方法还有:氯苯副产回收法。
上述间二氯苯的合成方法存在产能低和原料消耗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能高且原料利用率高的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于苯中加入金属卟啉配合物并通入氯气,于70-120℃条件下进行氯化反应,所述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1-4大气压,反应时间为2-7h,然后于氯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固体超强酸,于120-140℃条件下反应1-4h,获得所述间二氯苯,所述苯、氯气和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2.3:0.0001-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以苯为原料,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入氯气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可通过蒸馏等简单操作得到产率较传统方法高的邻二氯苯;得到邻二氯苯后不需经过分离,直接进行转位反应,采用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和收率高的优点;经试验检测,其收率可达90-97%;
(2)制备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产物蒸馏分离出后,剩下的残渣(主要成分是催化剂)可以直接用于下一次的反应,例如,可以连续使用20次,同时保证产率和转化率无明显降低,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上述氯化反应,提高中间产物邻二氯苯的产率,并于氯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固体超强酸,以提高原料转化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于苯中加入金属卟啉配合物并通入氯气,于70-120℃条件下进行氯化反应,所述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1-4大气压,反应时间为2-7h,然后于氯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固体超强酸,于120-140℃条件下反应1-4h,获得所述间二氯苯,所述苯、氯气和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2.3:0.0001-0.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以苯为原料,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入氯气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可通过蒸馏等简单操作得到产率较传统方法高的邻二氯苯;得到邻二氯苯后不需经过分离,直接进行转位反应,采用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和收率高的优点;经试验检测,其收率可达90-97%;
(2)制备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产物蒸馏分离出后,剩下的残渣(主要成分是催化剂)可以直接用于下一次的反应,例如,可以连续使用20次,同时保证产率和转化率无明显降低,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为不同取代基的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
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具体的选择实例,金属卟啉配合物为不同取代基的5,10,15,20-四苯基金属卟啉,其中,金属离子可以为铁、锰、钴、铑或铱,或者其他金属离子。
例如,所述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结构式可为下述结构式1-3:
结构式1:
结构式2:
结构式3: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超强酸为S2O82--ZrO2-AlCl3-Al2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合成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1;1-二氟乙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