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8091.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龙;黄柴铭;王铭明;许炎武;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拆名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G06T5/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图像识别 姿态信息 数据传输效率 图像数据传输 计算机整合 摄像头 传输系统 分析设备 匹配设备 设备姿态 数据提取 无线信号 显示设备 芯片硬件 信息图像 用户提供 沉浸感 延时短 晕动症 头戴 延时 采集 图像 计算机 保证 | ||
1.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图像采集步骤:高速红外摄像头采集虚拟现实设备姿态信息;
数据提取与传输步骤:安装在定位摄像头端的系统芯片对采集到的定位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有效数据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计算机主机传输数据;
数据整合与姿态分析步骤:计算机主机接收到定位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合,并结合虚拟现实设备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定位数据,得到虚拟现实设备姿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图像的采集采用高速红外摄像头;
所述红外摄像头主波长包括但不限于750nm、850nm、9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摄像头端安装的系统芯片对采集到的定位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待定位虚拟现实设备的识别标识分布数据,屏蔽光学噪声;
所述系统芯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screte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架构(Advanced RISC Machine,ARM)的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点定位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计算机主机;
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WIFI)传输方式,蓝牙传输方式与2.4G封闭协议通讯技术传输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在系统芯片提取到每一个标识点的相应空间位置坐标后进行实时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图像识别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主机接收定位数据后,整合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得到虚拟现实设备姿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拆名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拆名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0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