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583.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易鹏;张萍;郑大威;刘晓莹;林太凤;王惠琴;肖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芥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增强 光谱 检测 食品 致病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所述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采用上述两种致病菌的质控菌株制作拉曼增强光谱,包括利用拉曼光谱仪扫上述两种致病菌的质控菌株,以得到拉曼增强光谱;(Ⅱ)利用拉曼光谱仪扫待检测的食品的样品,以得到样品的拉曼光谱,其中拉曼光谱仪的扫描参数与步骤(Ⅰ)一致;(III)将实际样品的拉曼光谱与质控菌株的拉曼光谱进行比对,即根据拉曼光谱的特征峰峰位与强度进行定性识别,或者对实际样品和质控菌株的图谱中的600‑1500cm‑1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得到拉曼光谱对应的判别散点分布图,然后比较这些判别散点分布图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这两类致病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别在临床医学、食品卫生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常规使用的需细菌培养和形态特征比较的传统生化实验,该检测方法结果虽然准确但费时费力,无法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很难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这些方法均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但PCR技术由于操作易污染,很难避免假阳性结果的产生;ELISA反应中抗体之间可能产生交叉反应,且蛋白质样品保留时间短,这些弊端至今仍未克服。此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尽管表现出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却因为受限于成本昂贵和操作繁复,因此很难应用到实际检测中。因此,亟需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其能解决检测过程繁琐、耗时长且成本昂贵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所述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福氏志贺氏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采用上述两种致病菌的质控菌株制作拉曼增强光谱,包括利用拉曼光谱仪扫上述两种致病菌的质控菌株,以得到拉曼增强光谱,其中描拉曼光谱仪的扫描参数:激光功率为200mw,激发光波长为785nm,扫描光谱范围为400~1800cm-1,积分时间为5-20s,分辨率为4cm-1;(Ⅱ)利用拉曼光谱仪扫待检测的食品的样品,以得到样品的拉曼光谱,其中拉曼光谱仪的扫描参数与步骤(Ⅰ)一致;(III)将实际样品的拉曼光谱与质控菌株的拉曼光谱进行比对,即根据拉曼光谱的特征峰峰位与强度进行定性识别,或者对实际样品和质控菌株的图谱中的600-1500cm-1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得到拉曼光谱对应的判别散点分布图,然后比较这些判别散点分布图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这两类致病菌;
大肠杆菌的特征峰包括646cm-1、827cm-1、870cm-1、989cm-1、1059cm-1、1230cm-1、1312cm-1、1439cm-1;
福氏志贺氏菌的特征峰包括651cm-1、863cm-1、979cm-1、1010cm-1、1166cm-1、1242cm-1、1340cm-1、1446cm-1。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中,在步骤(I)之前,还包括质控菌株样品的制备。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拉曼增强光谱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中,所述制备包括合成拉曼增强试剂、制备细菌培养基以及菌悬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芥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芥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