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他斯汀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9163.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杨威;郑治尧;林燕琴;陈忠;赵学清;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B5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要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他斯汀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即(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的制备方法,将消旋体((±)‑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与S‑联萘酚磷酸酯反应成盐,再用碱游离,经打浆后即可得到(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光学纯度可达到99.0%以上。本发明公开的手性拆分方法过程简单,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同时对工业化生产贝他斯汀也具有很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他斯汀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磺贝他斯汀(Bepotastine Besilate,结构如式I所示)是日本田边(TanabeSeiyaku)公司和日本宇部(Ube Industries)公司联合开发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快速、有效地抑制过敏性鼻炎的3个主要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苯磺酸贝他斯汀的中文化学名称:4-[4-[(S)-[(4-氯苯基)吡啶-2-基]甲氧基]哌啶-1-基]丁酸单苯磺酸盐,分子式C21H25ClN2O3·C6H6O3S。苯磺贝托斯汀对缓解鼻粘膜的炎症反应较现有的药物有效,另外,苯磺贝他斯汀很少进入脑内,无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其它不良反应极小,具有优良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效果,作用强度优于酮替芬、特非那定、西替立嗪、依匹那丁,因此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结构如式II所示)是合成贝他斯汀的关键中间体,它与4-卤代正丁酸酯反应,再水解、酸化后即可得贝他斯汀,此中间体光学纯度决定贝他斯汀的药理活性,因而(±)-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的拆分非常重要。
目前,CN97181039.7,CN201610215787,Rajesh等报道了手性拆分(±)-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的]哌啶的方法来制备此中间体(见表1),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拆分步骤繁琐,收率低,需要晶种诱导结晶,得到的(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需要一次或几次重结晶后才能满足光学纯度要求(>99.0%),而本专利首次使用S-联萘酚磷酸酯来拆分该中间体,收率高,操作简便,粗品经打浆即可得到高光学纯度的产品。
表1 文献报道的拆分方法比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拆分消旋体来制备(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光学纯度99.0%以上的(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贝他斯汀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消旋体与溶剂混合,再加入S-联萘酚磷酸酯溶液,加热回流,降温析晶,抽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磷酸酯盐(白色固体);
(2) 将步骤(1)所得磷酸酯盐经碱化、提取和浓缩后得到粗品,再加入醇类溶剂打浆一次,再经抽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S)-(-)-4-[(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光学纯度达99.0%以上。
拆分反应式如下所示:
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丙酮或乙酸乙酯,优选为丙酮。
步骤(1)中,所述消旋体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 (5~12),优选为1:8。
所述消旋体与S-联萘酚磷酸酯的摩尔比为1:(0.9~ 1.2),优选为1: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溴噻吩的合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右兰索拉唑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