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549.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平;闻景超;郑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张晓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套筒 安装 拆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受上位机发送的指令,调整装载装置的位置、芯轴的直径和角度,并控制装载装置完成金属套筒的装卸过程。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能够自动控制金属套筒的装卸流程,从而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行业中热镀锌机组入口段开卷机设备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热镀锌生产工艺通常采用双开卷机连续生产技术。一般开卷机都具备多种内径的开卷功能,例如508mm、610mm和760mm,因此,当机组生产不同尺寸内径的钢卷时,会通过更换装在开卷机的刚性扇形卷筒上的金属套筒,将开卷机改变为需要的尺寸的内径。
目前,金属套筒的装卸方式为人工确认方式,通过操作人员确认装卸工具的每一个装卸步骤的工作情况,保证安装和拆卸金属套筒的工作顺利进行。
但是,由于实际生产中,生产的钢卷内径变化频繁,使金属套筒卸装次数较多。每次更换金属套筒的过程中,每次移动金属套筒后,其与开卷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均需要操作人员进行人工确认,整个更换流程至少2名操作人员进行人工确认工作,不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还存在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将金属套筒安装于开卷机的芯轴上之前,传统方法是通过采用两个传感器(即接近开关)来检测芯轴的旋转角度,并通过两个传感器分别控制芯轴的减速和停止,这种方法的控制精度较低,无法准确定位以满足生产要求,并且稳定性较差。
并且,目前大部分的金属套筒与开卷机之间没有定位控制技术,导致机组升速时容易产生打滑而引起机组停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组产能。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控制精度并且提高机组产能的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套筒的安装及拆卸方法,能够自动控制金属套筒的装卸流程,从而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金属套筒的安装方法,用于将金属套筒安装于开卷机的芯轴上,包括以下步骤:
S1.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的目标装载位置,控制载有金属套筒的装载装置移动至装载位置;
S1.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的目标直径,调整芯轴直径等于目标直径;
S1.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的旋转指令和移动指令,控制芯轴转动至芯轴的定位槽与金属套筒的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后,控制金属套筒沿芯轴轴向移动直至完全套设于芯轴上;
S1.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的膨胀指令,控制芯轴的直径增大,使金属套筒的相邻的两个弧形衬板之间的空隙增大并脱离装载装置的固定块。
进一步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芯轴旋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受上位机发送的旋转指令,控制开卷机的电机带动芯轴转动;
S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检测到芯轴旋转的起始点位置后,根据电机的旋转速度计算起始点的旋转角度;
S3.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的目标角度和起始点的旋转角度,确定芯轴停止转动的时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限位传感器检测芯轴旋转的起始点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的减速角度和起始点的旋转角度,确定芯轴由第一速度转动改变为第二速度转动的时间,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钢卷小车的移动机构带动装载装置水平移动,并控制钢卷小车的伸缩机构带动装载装置竖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