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378.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常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浩昌敏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45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含重金属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增多,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存在于畜禽粪便和城市污泥等有机肥原料中,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不断升高,而长期使用含有硝酸铵、磷酸铵的化肥也可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增高,随着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重金属含量也会增加,农作物的吸收量也会随之增长,导致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威胁。
当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主要为植物修复法和工程修复法,其中植物修复法中,植物对污染物的耐性有限,难以满足快速修复要求,而工程修复以电动修复、土壤淋洗和热处理为主,治理成本高且易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快速高效的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肥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大分子蛋白酶和多孔原料的联合作用,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粘合、吸附和钝化,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富集,提高了肥料的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50-60份、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30-40份、黑曲霉发酵液45-55份、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35-45份、硅酸盐细菌发酵液28-35份、草炭38-42份、膨润土20-23份、腐熟有机物料20-26份、植酸镁11-14份、甘露糖9-13份、烷基聚葡萄糖苷6-9份、磷酸二氢钠12-16份、氯化钙7-15份、硫酸亚铁2-6份、硫酸锰3-5份、磷酸二氢钾10-13份和明胶溶液18-22份。
进一步地,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黑曲霉发酵液、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和硅酸盐细菌发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数均≧2.5亿/g。
进一步地,所述明胶溶液是由重量比为1:70-80的明胶与水混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腐熟有机物料由农产品废弃物、污泥、畜禽粪便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发酵而成。
根据上述配方,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生物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2)将草炭、膨润土和腐熟有机物料分别于120-126℃下高温灭菌50-60分钟,冷却,粉碎,得到无菌草炭、无菌膨润土和无菌腐熟有机物料;
(3)将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混匀成混合发酵液,用上述无菌草炭吸附所述混合发酵液,并将吸附有混合发酵液的无菌草炭自然风干至重量为原重量的55-60%,得菌剂A;
(4)将黑曲霉发酵液与上述无菌膨润土混匀,并将混合物料自然风干至重量为原重量的40-55%,得菌剂B;
(5)将荧光假单胞菌发酵液、硅酸盐细菌发酵液与上述无菌腐熟有机物料混匀,并将混合物料自然风干至重量为原重量的30-35%,得菌剂C;
(6)将植酸镁、甘露糖、烷基聚葡萄糖苷、磷酸二氢钠、氯化钙、硫酸亚铁、硫酸锰、磷酸二氢钾与菌剂A、菌剂B和菌剂C一同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50-70分钟,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的pH调节为6-9后,置于造粒机中于30-45℃下造成颗粒,将颗粒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将烘干后的颗粒放入明胶溶液中,立即取出并阴干,即可得到所述生物肥。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粒径为3.5-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生物肥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大分子蛋白酶和多孔原料的联合作用,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粘合、吸附和钝化,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富集,提高了肥料的质量。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使用本发明生物肥种植作物后,对整个植株内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均无重金属超标现象,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浩昌敏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浩昌敏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手履带机器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