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697.8 | 申请日: | 201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陈顺东;丁传记;王宇雨;胡洋;刘超;李兵;杨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L58/26;B60L58/27;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动 客车 电池 电机 联合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该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模块、产热模块和控制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器和与散热器相连的散热风扇。产热模块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电机控制器。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和通过信号线与整车控制器相连的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模块,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及第二循环水泵、循环管路、第一三通阀门、第二三通阀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本发明不仅能够对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进行有效的热管理,使得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以发挥出最优的使用性能,还能够降低整车质量与成本,有效利用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还是关键零部件如锂电池、电机等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正式步入发展期。然而由于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的关键零部件如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的固有属性,如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是被限定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此温度范围内锂电池的性能才能很好的发挥,电动车也才能获得较好的使用性能。而驱动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热量,必须要给电机散热才能使电机正常工作,温度过高严重影响电机性能,如永磁同步电机在高温下可能会导致硅钢片退磁等风险。因此,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驱动电机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热管理。
基于目前电机防护等级为IP67的要求而采取液冷方式,锂电池基于IP67的防护等级要求而也采取液冷方式,而目前的整体状况是电机有一套冷却循环系统,锂离子动力电池也有一套液冷循环系统。虽然在实际实用过程中都达到了预定的冷却效果,然而两套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整车的成本,还给整车的布置带来困难,在布置两个水箱的情况下更会增加整车质量影响纯电动客车的续驶里程,而续驶里程又是终端用户非常看重的技术指标,因此,在电池总电量和电机等零部件匹配既定的情况下,减轻整车的质量、确保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都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才能发挥出动力电池和电机的最优性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该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对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进行有效的热管理,使得动力锂电池和驱动电机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以发挥出最优的使用性能,还能够降低整车质量与成本,有效利用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模块、产热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器和与散热器相连的散热风扇;所述产热模块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连的电机控制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和通过信号线与整车控制器相连的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模块;所述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循环管路、第一三通阀门、第二三通阀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一三通阀门包括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第二三通阀门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散热风扇由整车控制器控制,且由24V直流电源供电。根据循环水温,可以实现两个散热风扇都不工作、一个散热风扇工作和两个散热风扇都工作三种状态。循环模块中的冷却液为乙二醇或水或者是乙二醇与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溶液。所述循环水泵由24V直流电源供电,循环水泵和电机同时运转,确保对电机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