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灌溶解式金属转移芯模和金属镀层的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574.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韦生文;薛伟锋;杜雄尧;韦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溶解 金属 转移 镀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滴灌溶解式金属转移芯模和金属镀层的转移方法,适用于雷达波导天线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拉挤工艺形成的双孔式铝芯模表面金属化转移技术,利用强碱溶液通过滴灌的方式快速溶解铝芯模,在不腐蚀碳纤维波导的情况下,将铝芯模表面电镀的金属铜转移到波导内腔,并同时免除脱模工序对波导内腔的金属层造成的损伤,从而得到满足电性能指标的树脂基碳纤维波导天线。本发明的芯模采双孔结构,强碱腐蚀液能快速进入芯模中的孔道,便于铝芯模的快速溶解;在芯模快速溶解时,强碱腐蚀液对碳纤维波导天线不会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波导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一种滴灌溶解式金属转移芯模和金属镀层的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雷达天线来说,波导天线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由于波导天线是以星载为平台的,对天线的重量有着苛刻的要求,所以该波导是以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并在其内腔表面进行金属化以达到天线的电性能指标。
由于波导天线内腔的截面积小,而且长度较长,所以采用通常的电镀方法很难在波导的内腔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金属层。另外,由于该波导的材料是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化学镀的方法,会对材料的树脂基体产生腐蚀,并形成不光滑且不致密的金属层。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模具转移金属化技术,并将模具从波导内抽离的方式。但这种通过机械力量抽离模具的方式,很容易破坏已经转移到波导腔内壁的金属层。所以不管是从天线的结构性和还是天线的功能性两个方面考虑,以上方法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若要在波导的内腔得到理想的金属层,通过模具转移金属化技术,在不腐蚀碳纤维波导基体,又能快速的通过溶解的方式去除模具,正是本发明阐述的滴灌式溶解金属化转移芯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滴灌溶解式金属转移芯模和金属镀层的转移方法。
一种滴灌溶解式金属转移芯模,所述金属转移芯模1包括主体模11和两块端板12,所述主体模11是截面为矩形的细长条状结构,中心设有贯穿两端的两条矩形孔道,主体模11的两端端面分别设有一块端板12,端板12将所述两条矩形孔道封堵,所述主体模11为金属铝材料。
使用时,金属转移芯模1外表面镀好铜层,再在所述铜层表面套装树脂基碳纤维编织层,放入RTM成型模4中将所述树脂基碳纤维编织层注胶成型后,形成波导天线复合体3,所述波导天线复合体3拆除两端的端板12,通过滴灌溶解设备,使用强碱溶液通过所述两条矩形孔道将主体模11全部溶解,继而获得内腔有均匀铜层的波导天线2。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主体模1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矩形槽112,所述矩形槽1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矩形孔道111,所述两条矩形孔道的长边相互平行。
所述主体模11的截面形状、尺寸和波导天线2的内孔截面形状、尺寸相同,所述主体模11的长度与波导天线2相同。
所述端板12的一个平面上设有两块孔道堵板121,所述孔道堵板121与矩形孔道111相配合,合装时孔道堵板121镶入矩形孔道111形成密封;所述端板12设有一个槽口122,所述槽口122位于两块孔道堵板121之间,且与矩形槽112方向和尺寸相同。
所述滴灌溶解设备包括固定架5、橡皮封口6、专用泵7和强碱溶液槽8;所述固定架5设于强碱溶液槽8的上方,专用泵7设于强碱溶液槽8的侧面,所述专用泵7进口处设有吸管71,所述吸管71连通强碱溶液槽8,专用泵7处口处设有输出管72、斜管73,所述输出管72连通位于高端的斜管73的进口;所述斜管73位于低端的出口通过橡皮封口6连接波导天线复合体3,所述波导天线复合体3呈倾斜状悬挂于固定架5和强碱溶液槽8之间;所述强碱溶液槽8内的强碱溶液通过专用泵7输送到波导天线复合体3内,流过矩形孔道111时溶解金属铝,待金属铝溶解完后,波导天线复合体3去除了内部的主体模11,获得波导天线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TM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生产用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