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铟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0965.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长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7/04;C22B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铟的回收方法,首先对球形混料进行煅烧,得到热渣,其中球形混料包括质量比为(0.5~2):1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锌灰和锌渣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二组分为高炉灰;随后采用酸性溶液对所述热渣进行酸性浸出,固液分离后得到酸性浸出液,将得到的酸性浸出液进行萃取,得到有机相后酸洗后反萃取,得到反萃液;再对反萃液进行置换,得到海绵铟后熔炼,即得到金属铟。本发明对混料进行煅烧后,采用酸性溶液实现对煅烧热渣的酸性浸出,再结合萃取过程,实现铟的初步分离,随后酸洗以及反萃取,实现铟的高富集,进而后续置换过程可实现铟的充分回收;熔炼实现再次除杂提纯,得到的金属铟纯度高达99.9wt%。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铟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铟具有熔点低,沸点高,传导性好,延展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铟的氧化物能形成透明的导电膜等特性,近年在铟锡氧化物(ITO)、半导体、低熔点合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由于铟锡氧化物(ITO)具有可见光透过率95%以上、紫外线吸收率≥70%、对微波衰减率≥85%、导电和加工性能良好、膜层既耐磨又耐化学腐蚀等优点,作为透明导电膜已获得广泛应用。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视和手机等各种新型液晶显示器(LCD)以及接触式屏幕、建筑用玻璃等方面,作为透明电极涂层的ITO靶材用量的急剧增长,使得国际市场对铟的需求急剧增长。
金属铟矿产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铟来自于铟的回收再利用,现今技术中,铟回收的主要来源为铟靶材废弃物,常采用多次酸洗浸出除杂后再电解的方式实现从铟锡氧化物废钯中回收金属铟。但是回收得到的铟的纯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铟的回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所回收铟的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铟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煅烧球形混料,得到热渣;所述球形混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锌灰和锌渣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二组分为高炉灰;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0.5~2):1;
(2)采用酸性溶液对所述步骤(1)得到的热渣进行酸性浸出,固液分离后得到酸性浸出液;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酸性浸出液进行萃取,得到有机相;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有机相酸洗后反萃取,得到反萃液;
(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反萃液通过锌单质进行置换反应,得到海绵铟;
(6)熔炼所述步骤(5)得到的海绵铟,得到高纯度铟。
优选的,所述球形混料的的直径为8~12mm,球形混料的湿球抗压强度为1000~1500N/个,球形混料的干球抗压强度为20000~25000N/个。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煅烧的温度为1100~1300℃,所述煅烧的时间为0.5~5h。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煅烧后还得到烟气,还包括:将完成35~40米的行程后的烟气依次进行冷却、沉降和除尘,得到次氧化锌;将所述次氧化锌焙烧,得到高纯氧化锌。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酸性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50~200g/L,所述酸性浸出在酸性溶液的浓度降至75~80g/L时终止;
所述酸性溶液的体积和所述热渣的质量比为(3~4)L:1g;
所述酸性浸出的温度为80~9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萃取的酸性浸出液与萃取剂的质量比为(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长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长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