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硬态绕组线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0345.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帆;顾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8;H01B7/02;H01B13/10;H01B1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硬态 绕组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半硬态绕组线,包括导体(1)和包覆在所述导体(1)上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涂层(T1)、第一绕包层(R1)、第二涂层(T2)、第三涂层(T3)、第二绕包层(R2)、第四涂层(T4);所述第一绕包层(R1)、第二绕包层(R2)由玻璃纤维纱绕包而成,所述第一涂层(T1)、第二涂层(T2)由聚酯树脂构成,所述第三涂层(T3)、第四涂层(T4)由环氧树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材质为含有银0.08wt%~0.12wt%的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矩形扁线,其宽度为2mm~16mm,厚度为0.5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为360支玻璃纤维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抗拉强度Rm≥250 N/mm2、屈服强度RP0.2≥200 N/mm2、断裂伸长率≥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包层(R1)和第二绕包层的厚度分别为0.08~0.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包层(R1)、第二绕包层(R2)呈交叉包覆状态。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1)制作导体;
(2)采用聚酯树脂绝缘漆对导体进行浸涂处理,然后在导体外表面绕包玻璃纤维纱形成第一绕包层(R1),在绕包完成后,再次采用聚酯树脂绝缘漆对导体进行浸涂处理,再次浸涂处理后,置于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半成品绕组线,其中所述烘干会使二次浸涂处理的聚酯树脂绝缘漆加速渗透至第一绕包层(R1)内部;
(3)采用环氧树脂绝缘漆对步骤(2)所得半成品绕组线进行浸涂处理,然后在半成品绕组线的外表面绕包玻璃纤维纱形成第二绕包层(R2),在绕包完成后,再次采用环氧树脂绝缘漆对半成品绕组线进行浸涂处理,再次浸涂处理后,置于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后,冷却得到成品绕组线,其中所述烘干会使二次浸涂处理的环氧树脂绝缘漆加速渗透至第二绕包层(R2)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实施过程为:①、取含有0.08wt%~0.12wt%银的铜杆;②、将所取的铜杆进行抛光;③、对抛光后的铜杆通过连续挤压的方式进行挤压处理;④、使用拉拔装置对挤压后的铜坯料进行模具物理拉拔成型,以得到导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硬态绕组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绕包层(R1)绕包时的方向与所述步骤(2)中的第二绕包层(R2)绕包时的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3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复合耐候超柔软电气控制柜线缆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水上漂浮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