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力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080.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升;张化光;罗艳红;孔亮;周博文;庞永恒;杨珺;王智良;李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17;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融合 电力 负荷 辨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用户的用电入口处对有功功率进行监测;
将有功功率利用整数规划求解,确定该时刻可能存在的负荷;
将有功功率通过滑动窗口算法获得功率序列;
根据功率序列提取有功功率的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
根据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通过欧式距离求解可能存在负荷组合各个特征的相似度;
将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的相似度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相似度转化为综合相似度;
将综合相似度最大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该时刻运行的负荷;
根据功率序列提取其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其具体包括:
统计特征具体有:该时刻的负荷功率序列到极大值的距离为dmax和到极小值的距离为dmin以及平均值和同时包括负荷功率序列曲线轮廓统计特征值r,s,v和f,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P(ti)为功率序列ti时刻的功率值,为功率序列的功率平均值,P(t+dmax)为t时刻负荷功率序列极大值,P(t+dmin)为t时刻负荷功率序列极小值,N为综合相似度,P(ti-1)为功率序列(ti-1)时刻的功率值;
通过计算不同时刻的负荷功率序列统计特征,作为负荷功率序列特征的特征向量,其值分别为Φk为第k个功率序列特征向量;
奇异值特征统计值求解方法如下:对于负荷功率序列的奇异值特征提取,通过对功率序列进行奇异值分解;奇异值分解的求解如下:对任意的一个矩阵Am×n,存在正交矩阵U及V使得:
其中,S=dig{σ1,σ2,…,σr},且σ1≥σ2≥…≥σr>0,σi称为矩阵A的奇异值,i=1,2,…,r,A是AHA或AAH特征值λi的算术根,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对可能存在的负荷特征通过欧式距离求解相似度;
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可能存在负荷组合的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
然后,通过欧式距离求解与可能存在负荷组合各个特征的相似度,欧式距离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n是特征值的个数,表示统计特征或者奇异值特征的个数,xi和yi分别不同组合的负荷的特征值;
欧式距离表示两者贴近程度,当欧式距离越小,则两者贴近程度越大,为了表示各个特征相似度,相似度定义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是,将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的相似度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相似度转化为综合相似度,具体步骤如下:
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相似度转化为综合相似度,公式如下:
N=ω1N1+ω2N2
其中:N1和N2分别为统计特征或者奇异值特征与需辨识负荷通过负荷组合的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求得地相似度,ω1和ω2代表两者权重系数,且ω1+ω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特征序列融合的负荷辨识方法,其特征是,将综合相似度最大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该时刻运行的负荷,其具体包括:
根据线性加权法将不同组合负荷与需辨识负荷综合相似度求出,将综合相似度最大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最大值大于阈值,则判定待识别目标为最大值对应的组合,若最大值小于阈值,则拒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0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摇脉冲发生器
- 下一篇:基于STM32的智能循迹监控小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