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5978.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M·霍尔茨威斯格;G·弗罗斯特;R·艾尔哈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34;C22C38/18;C22C38/04;C22C38/06;C22C38/02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卫娟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用于制造机动车构件(6)的方法,该机动车构件具有至少局部高强度的且同时可延展的特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由具有大于0.3%的碳份额的能够淬火的钢合金制备板坯(2),
-在小于20秒的时间中将板坯(2)至少局部地加温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在该局部的加温之前板坯(2)已经被预涂层,
-对板坯(3)进行热成形和加压淬火,
-在此将抗拉强度Rm调节为大于1800MPa并且将断裂延伸率A20调节为大于6%,
其中,直到热成形开始为止,加温时间、保持时间和转移时间总共需要小于30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拉强度Rm调节为大于1900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拉强度Rm调节为大于2000MPa。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断裂延伸率A20调节为大于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断裂延伸率A20调节为大于10%。
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碳份额大于0.35%的钢合金。
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于10秒的时间中实施加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于8秒的时间中实施加温。
9.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加温的板坯(3)在加温温度上的保持时间小于20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加温的板坯(3)在加温温度上的保持时间小于10秒。
11.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于10秒的时间中实施转移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于5秒的时间中实施转移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100℃/s的梯度实施加温。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于200℃/s的梯度实施加温。
15.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压淬火时产生具有5.0%至20.0%贝氏体的马氏体材料组织。
16.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接触加温实施加温。
17.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板坯(2)进行完全加温并且对经成形的机动车构件(6)进行淬火。
18.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成形的机动车构件(6)仅仅在负荷预期高的区域中进行淬火。
19.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制造的机动车构件(6)至少局部地进行后热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温前将板坯(2)预成形为预成形件(9)。
21.如权利要求1至3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板坯(2)构造成多层的,其中,位于中间的层(7)由能够淬火的钢合金构成,而两个位于外侧的层(8)由抗锈的钢合金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9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钢材
- 下一篇:用于形成圆筒状标靶组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