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3708.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光;刘金铃;夏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 |
代理公司: | 61204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复合材料 金属 之间 低温 快速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的方法,在一定压强下(≥1MPa),向样品施加高于临界值的电流密度,在500‑1200℃温度范围内实现了氧化锆或氧化锆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低温快速焊接,涉及到的陶瓷包括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铈、氧化铋及其复合材料、锆酸镧、钴酸镧等,涉及到的金属包括镍、钴、铁、钼、铌,铜、铝、银、铂等常见的金属及其合金。本发明焊接方法。采用施加电场的方法,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实现材料之间的快速焊接,有效降低了焊接所需的温度,并且提高了焊接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方法,涉及一种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的方法,是一种在500-1200℃温度范围内,在临界电流密度(实现试样之间快速焊接所需的最小电流密度)辅助下实现材料之间快速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ZrO2为代表的工程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抗腐蚀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冶金、宇航、能源、机械、光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其加工性能差,延展性和冲击韧性低,耐热冲击能力弱,制造大而复杂的零件较为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陶瓷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及韧性优于陶瓷材料,但金属在高温(>1100℃)下的力学性能低。因此,采用连接技术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构件,既可以利用陶瓷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又可以发挥出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满足现代工程应用的需要。
目前关于氧化锆或氧化锆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焊接的研究大多是在一定的高温(≥800℃)下进行的,且需要较长的时间(≥30min)。文献“Bonding of partially-stabilizedzirconia and nickel with nickel oxide layer[J].Journal of MaterialsScience 1986,21,4227-4232.”报道了一种在800℃~1200℃下通过热扩散方法实现氧化锆与金属镍之间的焊接,焊接时间5min~60min,该方法的实质是在氧化锆和镍之间通过反应生成了一层NiO实现二者的连接。有时为了降低焊接温度通过加入一定的中间层进行扩散焊或钎焊,文献“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silver/nickel nanopastes for lowtemperature joiningof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to stainless steels[J].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5,41,1815–1822”采用银-镍中间层作为钎料在270~360℃之间实现氧化锆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焊接时间60~150min。这些方法要么焊接温度高,要么需要的时间长。文献“Interfacial Phenomena During Field Zirconia to Metalst[J].Transactions of JWRI,1986,15,215–218.”在800℃下采用电场辅助的方法实现氧化锆和金属镍之间的焊接,但由于其所用的电流/电压小,没有达到临界值,所以其焊接行为与普通的没有电场辅助的焊接类似,仍然需要较长时间(≥20min)。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铈、氧化铋及其复合材料、锆酸镧、钴酸镧等离子键陶瓷和镍、钴、铁、钼、铌、铜、铝、银、铂等常见的金属及其合金,能够在500-1200℃温度范围内实现材料之间的快速焊接。
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低温快速焊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烧结致密的陶瓷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金属相互焊接的表面抛光至10μm以下;
步骤2:将两者的焊接的表面紧贴在一起,施加≥1Mpa的压强;
步骤3:在500℃≤T≤1200℃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