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1142.X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峰;刘杰;沈宗沼;蔡粤华;李凤成;姚黎明;郑国运;丁思云;李香;王永乐;吴兆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减速 器用 密封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本发明包括与高速电机连接构成驱动端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主轴以及安装在主轴轴套上的两套轴端密封,所述主轴周向上设有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两组所述轴端密封之间的环状密封腔体,所述主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的轴承,所述轴端密封周面上套设有调整法兰,所述轴端密封远离所述密封腔体的一端设有润滑油接漏盘,该装置还包括将所述调整法兰沿所述主轴径向进行移动以模拟所述轴端密封径向跳动的调整机构。本发明可以在所述密封腔体内实现轴承所需的润滑方式,并在相应的润滑方式下同时对两套轴端密封进行性能试验,提高了轴端密封的试验效率,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模拟所述轴端密封的径向跳动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端密封试验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减速器轴承外侧空间的限制,目前减速器输入和输出轴与减速器壳体之间一般采用硬填料密封或骨架油封来阻止轴承润滑油外漏。高速减速器的转速高(大于10000r/min),可靠性要求高,填料密封或骨架油封在最终应用前需进行密封性能考核,轴端密封的密封机理涉及到摩擦学、润滑理论、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传热学等多个学科,至今对其润滑机理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许多数据仅能依靠试验取得,试验技术对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的使用意义重大。
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由于受到内部润滑条件的限制,轴端密封摩擦副的润滑条件相当苛刻,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场合时,要求轴端密封具有高可靠性、泄漏量要求严格,因此轴端密封对高速减速器以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就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而言,迄今还未见有能满足轴承所需的喷油润滑和油雾润滑两种工况下,同时还能模拟轴端密封径向跳动的试验装置,以及同时对两套高速减速机用轴端密封同时进行试验的装置,现有普通的试验装置只能进行变转速或变压力试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减速器用轴端密封试验装置,包括与高速电机连接构成驱动端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主轴以及安装在主轴轴套上的两套轴端密封,所述主轴周向上设有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两组所述轴端密封之间的环状密封腔体,所述主轴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的轴承,所述轴端密封周面上套设有调整法兰,所述轴端密封远离所述密封腔体的一端设有润滑油接漏盘,该装置还包括将所述调整法兰沿所述主轴径向进行移动以模拟所述轴端密封径向跳动的调整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有两组且分别为左轴承与右轴承,两套所述轴端密封分别为左轴端密封与右轴端密封,所述左轴端密封与左轴承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所述右轴端密封与右轴承之间的轴向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轴套包括与所述左轴端密封匹配的左耐磨轴套以及与所述右轴端密封匹配的右耐磨轴套;所述左轴承与右轴承中间设有轴肩,所述左耐磨轴套的左端设有左锁紧螺母,所述右耐磨轴套的右端设有右锁紧螺母,所述左轴承、左耐磨轴套通过所述轴肩与左锁紧螺母而实现轴向压紧,所述右轴承、右耐磨轴套通过所述轴肩与右锁紧螺母而实现轴向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调整法兰之间安装有过渡法兰,所述调整法兰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过渡法兰安装固定且沿竖向布置的腰形孔,所述过渡法兰上设有供所述调整法兰沿主轴径向进行竖向移动的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调整法兰下方且沿竖向布置的顶杆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顶块,所述顶杆通过与顶块螺纹配合使得所述顶杆上端顶住所述调整法兰并实现所述调整法兰沿所述主轴的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上部安装有向密封腔体内注入润滑油的喷油管接头,所述喷油管接头与位于密封腔体内且延伸至轴承端部的喷油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形成油雾润滑且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中间位置处的甩油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水下气密试验机
- 下一篇:薄膜式有机液体漏液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