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苏麻‑纳豆食品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0205.X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危克周;胡萍;李立郎;何腊平;朱秋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33/12;A23L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健 功能 食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具体而言,涉及保健食品,进一步来说,涉及苏麻纳豆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苏麻(Perilla frutescens),是唇形科紫苏属下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苏麻籽含油量及亚麻酸含量都比较高。研究表明:贵州苏麻的组织细胞的基因图谱与其他药用紫苏组织细胞基因图谱的相似系数具有较大的差异。研究发现,贵州产苏麻籽实的油脂含量为30%左右,特别是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左右,是补充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调节脂肪酸营养平衡,理想的植物性ω-3脂肪酸营养源。根据我国以及世界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和调查发现,人体从食物中摄入ω-3脂肪酸的量明显不足,而且摄入的ω-6脂肪酸远远多于ω-3脂肪酸(约为10∶1~25∶1),由于ω-6脂肪酸能够干扰ω-3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使ω-3脂肪酸不足的危害性增大。
纳豆是大豆通过蒸煮再经纳豆菌发酵而成具有预防与治疗血栓症、高血压和末梢循环障碍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因为纳豆中含有的纳豆激酶成分具有较强的溶解血栓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作用。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步上升,仅高血压患者就达一亿多,每年发生的脑猝死病例约300万人,心肌梗塞60万人。心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占人口总死亡率40%,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
经检索,目前尚无将苏麻与纳豆配合成为保健食品的专利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苏麻-纳豆保健食品,使之发挥苏麻与纳豆的保健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苏麻-纳豆保健食品的生产方法,以满足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对保健食品的要求。
发明人提供的苏麻-纳豆保健食品是由苏麻粉、苏麻油和纳豆按照以下质量配比制成的佐餐食品:
(13~10)∶(2~3)∶(20~21);
该佐餐食品中可以添加或不添加辣味剂。
发明人提供的苏麻-纳豆保健食品的生产方法包括:
第一步,加工苏麻粉:
首先把苏麻籽进行清洗,干燥,直至苏麻发出香气,加入食用盐搅拌,粉碎,得到苏麻粉;
第二步,压榨苏麻油
苏麻籽经筛选后,用炒锅热炒,接着喷洒自来水冷却,再用食用油压榨机进行低温压榨,过滤,及时加入抗氧化剂,用容器保存并放入冷藏室,得到苏麻油;
第三步,加工纳豆
选用非转基因大豆进行清洗,浸泡后,加入白糖与味精,再采用常规高压灭菌处理,冷却后接种纳豆发酵菌,置入培养箱中发酵;发酵之后的纳豆放入冷藏室备用;
第四步,制备苏麻-纳豆保健食品
按照配方比例称取苏麻粉、苏麻油、纳豆,加入或不加辣味剂,搅拌均匀后放入食品容器中密封包装,冷藏,得到苏麻-纳豆保健食品。
上述方法的第一步中,所述干燥的温度控制在60℃~70℃;所述加入的食盐为苏麻量的3%~5%。
上述方法的第二步中,所述热炒是在70℃~80℃下进行的;所述加入抗氧化剂的质量为苏麻油质量的0.01%~0.2%;所述低温压榨的含义是对压榨机不加温;所述苏麻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60%,过氧化值≤2.0,须符合GB/T8235-2008标准的要求。
上述抗氧化剂是从苏麻叶秆或油饼中提取的迷迭香酸、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中的一种。
上述方法的第三步中,所述浸泡时间为24小时;所述加入白糖的质量为大豆质量的3%~5%,加入味精的质量为大豆质量的0.1%~0.2%;所述纳豆发酵菌是具有产生较高活性纳豆激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所述发酵温度控制在37℃~42℃,发酵时间24~36h。
上述方法的第四步中,所述辣味剂是辣椒粉或芥末酱;所述食品容器是食品级塑料杯或是玻璃瓶或是金属包装膜。
发明人指出:苏麻籽实本身含有迷迪香酸这种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在没有实施压榨加工前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选择热炒、冷榨工艺既能提高出油率,使苏麻油产生诱人的清香,也不会出现压榨苏麻油过氧化值超标或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工艺带来的污染问题;而冷榨压榨出的油温不高,避免由于热榨产生的油温过高、易氧化,色泽变暗,影响感观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叶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酒酵素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