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射诱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435.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飞;冯文梁;邓建;张志坚;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D1/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专业,涉及一种飞行器的设计及诱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对无线电或红外探测的诱骗方式是自身携带电子干扰设备或向机外释放干扰弹。上述方式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同时进行雷达诱骗和红外诱骗,因此不能适应与先进反干扰技术的对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思路有效,成本低廉且具有可工程化的空射诱饵机。兼顾雷达诱骗和红外诱骗的需要。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射诱饵机,包括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和电子诱饵,机翼2,位于机身中部,为空射诱饵机飞行时提供升力;尾翼固定在机身尾部;电子诱饵安装在机身内部,在上电后发射无线电信号;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尾部;机翼具有0º~15º的上反角。
所述发动机为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焰为 红外诱饵。
所述尾翼在机身上呈V型、X型或Y型布置,为机身提供稳定力矩。
所述电子诱饵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为模拟雷达目标特征信号。
所述尾焰的温度为模拟飞机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温度。
一种雷达与红外探测的诱骗方法,步骤为:
由载机携带空射诱饵机飞行至设定位置,投放空射诱饵机;
空射诱饵机在投放后启动发动机,发动机驱动空射诱饵机向前飞行;
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焰为红外诱饵,模拟飞机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温度;
空射诱饵机在投放后启动电子诱饵,发射无线电信号,模拟雷达目标特征信号。
当载机携带空射诱饵机飞行,在遇到雷达或红外探测威胁时,投放空射诱饵机,对雷达或红外探测进行诱骗干扰。空射诱饵机带有能源装置,安装在机身内部,可由引信触发,为电子诱饵提供电能。空射诱饵机的诱骗方法包括雷达诱骗和红外诱骗。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产生动态的雷达和红外诱骗信号,且红外诱骗信号的波长与真实飞机红外特征相似,对现有雷达及红外探测有较好的诱骗效果。
本发明原理简单,可实现性强。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空射诱饵机的实例示意图
图2是空射诱饵机与雷达诱骗、红外诱骗、尾焰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所述的空射诱饵机是由1个旋成体状的机身1、2个后掠的机翼2、3个位于机身1尾部的呈Y形分布尾翼3、1台装于机身1尾部的发动机4、1台装于机身1前部的电子诱饵5、1台装于机身1中部的能源装置6等组成。
空射诱饵机被投放后,机翼2产生的升力与空射诱饵机的重力平衡,维持空射诱饵机平飞;机翼2的上反角为15º为空射诱饵机提供足够的滚转稳定性,尾翼3为空射诱饵机提供足够的航向稳定性和俯仰稳定性;发动机4产生的推力克服空射诱饵机的气动阻力,空射诱饵机维持向前平飞。
空射诱饵机被投放后,电子诱饵5启动,电子诱饵5向外辐射预设的电子信号,可模拟相应的假雷达目标特征;控制尾焰9的温度,可模拟相应飞机发动机的红外特征;电子诱饵5与尾焰9之间没有互相排斥性,因此可保证雷达诱骗7与红外诱骗8具有同时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