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815.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崔跃飞;李玲玉;谢东;谢斌;李建雄;周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聚益新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4;C08L23/06;C08K3/26;C08K3/22;C08K3/36;C08J3/2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纳米 氧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超细惰性无机粉料载体和分散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再采用喷淋方式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含纳米二氧化钛分散载体;然后将低密度聚乙烯、EVA蜡、PE蜡和含纳米二氧化钛分散载体搅拌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含纳米二氧化钛母料;再将薄膜主料和含纳米二氧化钛母料搅拌混合均匀,再放入薄膜制备设备中成膜,最后进行拉伸处理,得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该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具有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在光照射下,能吸收相当于带隙能量以下的光能,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并使其表面发生激励而产生电子(e-)和空穴(h+)。这些电子和空穴具有极强的还原能力,迅速迁移到其表面并激活被吸附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自由氢氧基(·OH)和活性氧(·O),能与水或氧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氢氧根自由基(·OH)和超级阴氧离子(·O2-),使表面吸附的有机物质及细菌发生链式降解反应,迅速氧化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同时,纳米二氧化钛的特性是利用空气中的氧分子及水分子将所接触的有机物转换为二氧化碳跟水,自身不起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理论上有效期非常长久,维护费用低。同时,二氧化钛本身无毒无害,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各种领域。
另外,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氢氧自由基的氧化能力可以有效破坏细胞内的辅酶A等辅酶和呼吸作用酶等发挥抗菌作用而使细菌或真菌的繁殖终止,同时当带正电荷的空穴接触到带负电荷的微生物细胞后,依据库仑引力,相互吸附,并有效击穿细胞膜,使细胞蛋白质变性,无法再呼吸、代谢和繁殖,直至细胞死亡,完成灭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来的有害毒素分解。
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醛类、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降解分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其分解能力具有持续性,所以,纳米二氧化钛是当前国际上治理杀菌、除臭、防霉、净化空气最理想的材料。
目前纳米二氧化钛产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室内有害物质和异味的治理,其使用方法是制备水分散型的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然后经过喷涂到室内的墙面成膜而挥发作用,或喷涂到物件上成膜后挥发作用。而本技术发明通过制备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而实现薄膜的除害除臭功能,不仅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包装上,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合适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各类产品,以除出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附带残留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类、氨、和Tvoc等)和异味,并通过此功能薄膜包装后抑制霉变产生霉菌等。如纺织物品在制备过程中残留的醛类有害物质、通过多过程化学处理后制备的皮具皮革等产品、木器产品、和经过有机油漆喷涂表面的产品等,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技术制备的含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进行包装后逐步除去这些产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和异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由三个步骤进行:1、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母料;2、通过薄膜制备过程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母料以实现含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3、含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的拉伸后处理。此薄膜具有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纳米二氧化钛分散载体的制备:将超细惰性无机粉料载体和分散助剂搅拌混合均匀,再采用喷淋方式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含纳米二氧化钛分散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聚益新材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聚益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雨装置的花盆
- 下一篇:一种适合沙地的绿化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