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292.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俞科静;罗霞;钱坤;张典堂;卢雪峰;孙洁;肖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194;C01B33/18;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二氧化硅 材料 改性 酚醛树脂 泡沫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与酚醛树脂混合;(2)制备石墨烯/二氧化硅改性的酚醛树脂泡沫;(3)酚醛树脂泡沫在丙酮中浸泡;(4)高温碳化;各原料用量以质量份数计。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泡孔结构,使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石墨烯在碳泡沫中形成导电通路,改善了材料的的导电性能,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泡沫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并进一步碳化的泡沫。
背景技术
虽然酚醛树脂基碳泡沫具有非常优异的导电性能,原材料的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但是酚醛树脂基碳泡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碳泡沫的泡孔结构并不十分均匀,这严重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针对酚醛泡沫基碳泡沫在力学性能,泡孔结构,导电性上,电磁屏蔽性能上的不足,需要对酚醛树脂基碳泡沫进行改性研究。目前,无机粒子改性泡沫塑料是一种常用的改性方法,为了改变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泡孔结构,将无机粒子加入酚醛树脂中通过发泡改善泡孔结构。
杂化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两种材料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获得.具有两种材料的优良特征,由于组分与组分之间的界面是微观水平甚至是分子水平的,这种特性能降低界面的应力集中,充分发挥组分各自的优异性能,使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常规材料。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中二氧化硅在石墨烯表面呈均匀的球体状态,使得杂化材料呈现一种三维结构,大大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二氧化硅和酚醛树脂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解决了石墨烯不易在树脂中分散的问题,杂化材料在酚醛树脂发泡过程中作为异相成核剂,改善泡沫的泡孔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泡孔结构,使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石墨烯在碳泡沫中形成导电通路,改善了材料的的导电性能,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基碳泡沫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各原料用量以质量份数计;
(1)将1~10份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加入50-100份的酚醛树脂中,在3000~5000rpm的转速下机械搅拌1~3min;
(2)在经过步骤(1)处理的树脂中加入1~2份硅油、10~20份甲苯磺酸,在1500~20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后,再加入5~7份正戊烷,70~80℃的真空烘箱中发泡30~60min,制得石墨烯/二氧化硅改性的酚醛树脂泡沫;
(3)将步骤(2)制得的酚醛树脂泡沫在30~50℃丙酮中浸泡24~32h,再将泡沫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
(4)将烘干的泡沫放入电阻炉中,在氮气氛围中高温碳化,制得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基碳泡沫。
所述酚醛树脂的型号为HK1017A、PF-1068、RD-N01、PF2124、PF2127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分别称取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羟基化石墨烯微片置于干燥圆底烧瓶中,同时注入200~300ml无水1,4-二氧六环溶液或四氢呋喃作为溶剂,通过超声和/或磁力搅拌的作用,得到分散均匀的混合液;
(2)将聚丙烯酰氯通过导管逐渐滴入到分散液中,同时用针筒注入三乙胺,移入到恒温油浴锅中,于氮气保护下,在80~100℃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24~48h;
(3)将反应产物减压过滤,收集到产物用四氢呋喃进行多次清洗,再抽滤得到黑色反应产物,置于60~80℃真空烘箱中恒温干燥,得到石墨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2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