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切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9874.7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戴丰源;刘日成;叶鸿炼;李秉衡;王仲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3/00 | 分类号: | C03C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基材 导热材料层 切割 玻璃切割 微裂缝 修补 数控机床加工 吸收激光能量 激光处理 熔融 变形 玻璃 | ||
一种玻璃切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经数控机床加工后的玻璃基材,该玻璃基材的切割面上形成有多个微裂缝;在该玻璃基材的切割面上涂布一导热材料层,该导热材料层能够吸收激光能量;及对该导热材料层进行激光处理,以熔融该切割面的该玻璃基材,从而修补该微裂缝。本发明提供的玻璃切割方法,在修补切割面的微裂缝的同时,不会造成玻璃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2D玻璃加工技术中,根据产品大小尺寸来切割玻璃,传统切割玻璃步骤为利用钻石刀先切割出大概的尺寸,利用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做切割边缘的精修来达成客户所开的产品规格。在3D玻璃的加工技术中,将2D玻璃放入3D模具中加热烧融,使得玻璃成型为3D玻璃,再将其边缘不要的玻璃料用线切割或激光切割方式将余料移除,并且后续用CNC做切割边缘的精修来达成客户所开的产品规格。
在CNC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对玻璃的加工表面造成微裂缝,这些裂缝在人眼或者是显微镜底下难以检验出来,却往往是造成玻璃落摔地面后容易破裂的主因,简单来说玻璃破裂通常都是从微裂缝开始形成的。
通常修补微裂缝做法就是将CNC完后的玻璃在放入到高温炉做加热,到玻璃的转态温度后,让玻璃呈现微熔融状态,来自我修复微裂缝,但此方法因加工时间较长,且往往容易造成玻璃变形使得尺寸超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玻璃切割方法。
一种玻璃切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经数控机床加工后的玻璃基材,该玻璃基材的切割面上形成有多个微裂缝;
在该玻璃基材的切割面上涂布一导热材料层,该导热材料层能够吸收激光能量;及
对该导热材料层进行激光处理,使该切割面的该玻璃基材熔融,以修补该微裂缝。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切割方法,1)在该切割面上涂布导热材料层,借由该导热材料层当作激光与玻璃基材之间的介质,该导热材料层能够大面积(毫米级)的吸收激光的热能,并且将该热能传导给该玻璃基材,让该玻璃基材能够局部大面积(毫米级)吸收该热能,以使得表面温度达到接近该玻璃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使玻璃切割面的微裂缝自我修补,而不会导致该玻璃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经过CNC加工后的玻璃基材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玻璃基材的切割面上形成一导热材料层后的立体图。
图3是加热图2所示的形成有导热材料层后的玻璃基材的立体图。
图4是在图3所示的导热材料层进行激光加工,形成玻璃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9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