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缓冲可分级制动的电梯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036.8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涛;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升通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2 | 分类号: | B66B5/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1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分级 制动 电梯 意外 移动 控制 装置 | ||
带缓冲可分级制动的电梯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涉及曳引式电梯。由两组对称独立的制动单元组成,两组对称独立的制动单元分别控制电梯轿厢上和下的意外移动;每组制动单元设有滚轮、活动楔块、制动蝶簧组、制动蝶簧力调节杆、活动楔块定向杆、间隙调节片、活动楔块导向板、机座、滚轮顶杆组件、电磁铁、电磁铁衔铁回程档块、电磁铁衔铁回程止档组件、电磁铁安装板;所述滚轮、活动楔块、制动蝶簧组、制动蝶簧力调节杆、活动楔块定向杆、间隙调节片、活动楔块导向板、滚轮顶杆组件、电磁铁、电磁铁衔铁回程档块、电磁铁衔铁回程止档组件和电磁铁安装板通过机座形成整体结构。所述两组对称独立的制动单元对称安装在电梯轿顶上梁原轿厢导靴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曳引式电梯,尤其是涉及带缓冲可分级制动的电梯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曳引式电梯(以下简称电梯)停止运行后的制动方式采用的是依靠弹簧力施与制动闸瓦或衬垫后压迫与电梯曳引轮刚性连接的被制动部件制停的,它的特点是依靠摩擦力的软性制动。这个制动力也是电梯停止运行后使轿厢保持静止状态的力。因此,有关电梯的技术安全标准都对它提出了要求,在中国对于投入运行前的电梯和年度定检电梯,都必须做空载上行和125%额定载荷下行,在正常运行速度下的断电试验,由此检验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能力和曳引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然而,电梯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制动弹簧力的人为调整或异常变化、制动闸瓦或衬垫接触磨损或发热碳化,造成电梯制动能力下降;另外,由于电梯曳引能力的下降或失效,造成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檫力降低或消失。轻则引起电梯轿厢冲顶或蹲底,重则造成乘客受到剪切或坠落的伤亡事故,这类电梯事故时有发生。
从2016年7月1日起,国家对电梯的技术要求应装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要求该装置在电梯轿厢出现意外移动的情形下,最迟在轿厢离开平层位置1.2m时应能可靠制停轿厢且在检修速度下制停的减速度不大于1.0m/s2。同时对于曳引式电梯要求,因内部控制装置引起的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假定可达到的加速度不大于2.5m/s2。
中国专利CN105460730A公开一种用于曳引式电梯的监控制动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梯制动系统出现问题时导致电梯出现事故的问题。有机房系统包括:机房内安装曳引轮和导向轮,备用制动轮,导向轮安装在备用制动轮上方且与曳引轮分离,安装位置使得轿箱与对重在做上下往复的相对运动时不相蹭,曳引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端,另一端从轿箱返绳轮下部穿绕,并从曳引轮上部、备用制动轮下部、导向轮上部以及对重的反绳轮下部穿绕过,固定连接在绳头板上;轮速传感器,安装于备用制动轮上,用于检测轿厢的移动速度。该监控制动系统断电、故障制停,正常情况不与制动轮摩擦,不存在磨损。这样即使是曳引机的抱闸老旧疏于维护也能保证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消除电梯在停止运行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提供能够实现带缓冲对电梯分级制动,使之在停止运行后因轿厢意外的移动量控制,符合国家对电梯技术要求的带缓冲可分级制动的电梯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
本发明由两组对称独立的制动单元组成,两组对称独立的制动单元分别控制电梯轿厢上和下的意外移动;每组制动单元设有滚轮、活动楔块、制动蝶簧组、制动蝶簧力调节杆、活动楔块定向杆、间隙调节片、活动楔块导向板、机座、滚轮顶杆组件、电磁铁、电磁铁衔铁回程档块、电磁铁衔铁回程止档组件、电磁铁安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升通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升通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限速器钢丝绳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色带的可谱曲电子音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