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胶原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187.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邵琳智;谢敏玲;吴映璇;林峰;林海丹;姚仰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武政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胶 原胶中 氯霉素 残留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用叔丁基甲醚溶解样品,加氢氧化钠除杂质,加正己烷降低氯霉素的溶解度,再用乙酸钠缓冲液反萃氯霉素,反萃溶液调成碱性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氮气吹干浓缩后用水复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本发明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测定低限为0.3μg/kg,在0.3μg/kg~3μg/kg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回收率为80%~110%,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15%。本发明方法充分应用氯霉素在各溶剂间溶解度的差异,解决了蜂胶样品的溶解、氯霉素的提取和干扰物的净化等问题。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定性定量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蜂胶原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将其混入其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植物来源广泛,化学成分复杂,已从中检测出二十余类、三百多种天然成分,其中包括一百多种类黄酮类化合物、一百多种芳香类化合物,还有丰富的有机酸、萜烯类物质、维生素、木脂体、酶类、矿物元素、氨基酸、多糖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成分。蜂胶化学成分复杂,要检测其中的氯霉素残留量,不仅对仪器灵敏度、重现性与选择性的要求非常高,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需要良好的样品前处理手段来提取和净化目标化合物。目前动物肌肉与内脏、水产品、乳制品、蜂蜜和蜂王浆等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已比较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文献均可参考,但均不适用于蜂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对蜂胶样品而言,可供参考的文献非常少,蜂胶的溶解、氯霉素的提取和干扰杂质的去除,均是难点所在,可以说目前没有较为理想的样品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解决蜂胶的溶解性、有效除去杂质、完整提取其中的氯霉素三者之间的矛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蜂胶原胶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步骤为:采用叔丁基甲醚溶解蜂胶样品,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去除黄酮类等杂质,醚层加正己烷降低氯霉素的溶解度,再用乙酸钠缓冲液反萃氯霉素,反萃溶液调成碱性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氮气吹干浓缩后用水复溶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定方法的步骤为:称取样品1g,于离心管中,加20ng/mL氯霉素同位素内标标准工作液30μL,加叔丁基甲醚8mL,涡旋3min,使蜂胶充分溶解,加1%氢氧化钠溶液10mL,涡旋2min,8000r/min离心5min,上层叔丁基甲醚移入另一离心管,先加0.2mol/L乙酸钠溶液10mL,再加正己烷7mL,涡旋2min,4000r/min离心5min,下层乙酸钠溶液移入另一离心管,上层再加0.2mol/L乙酸钠溶液5mL反萃一次,4000r/min离心5min,合并两次乙酸钠溶液反萃液,用氨水调pH至10±0.2,加乙酸乙酯10mL,涡旋3min,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移入试管中,45℃氮吹浓缩至干;吹干的玻璃试管中加水1mL溶解待测化合物,旋涡2min,滤膜过滤,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所述内标法定量的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为:精密量取20ng/mL氯霉素标准工作液和20ng/mL内标标准工作液适量,用水稀释,配制成氯霉素浓度为0、0.1、0.5、1.0、2.0和5.0μg/L,氘代氯霉素浓度为0.3μg/L的系列标准溶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氯霉素和氘代氯霉素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比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所述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tlantis T3,4.6mm×100mm,粒径3μm;流动相:体积比65%的甲醇-体积比35%的水;流速:0.3mL/min;柱温:40℃;进样量:2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