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特性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449.8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华;董昱;陈湘;唐茂林;王青;余锐;李再华;刘柏私;唐晓骏;汤凡;吉平;张宇栋;张志强;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特性 分类 低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负荷特性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载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析负荷动态响应特性,得到负荷无功随电压变化的Q-V关系特性曲线;
2)以动态马达负荷为基本负荷,制定初始低压减载方案;
3)参照Q-V关系特性曲线确定不同电压水平下负荷的置换系数λ;
4)根据置换系数,提出配置分类低压减载措施切除各类负荷量的方式;
5)通过仿真计算校核并确定最终分类低压减载方案;
所述步骤3)中,以动态马达的切负荷量为基值,将其它类型负荷需要的切负荷量与动态马达负荷切除量的比值定义为此类负荷的置换系数λ;
设需要低压切除的负荷在扰动发生前动态马达负荷的无功功率及负荷功率因数分别为Qm0和cosθm0,恒阻抗负荷的无功功率及负荷功率因数分别为Qz0和cosθz0;发生扰动后,当系统电压降低到V时,利用Q-V曲线测得动态马达负荷需要吸收无功功率为Qm,恒阻抗负荷需要吸收无功功率为Qz;定义恒阻抗负荷置换系数λz如下:
则在电压水平为V的低压减载轮次时,与切除动态负荷量Pm0效果相当时,需要切除的恒阻抗负荷有功功率Pz0如下:
其中:θm0为马达负荷的负荷功率因数角度;θz0为恒阻抗负荷功率因数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数学表达关系式或者通过仿真计算,分别得到各类负荷元件的无功功率随电压变化仿真计算曲线,即Q-V关系特性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针对实际电力系统,采用低压减载措施配置原则和方法,制定低压减载配置方案,低压减载配置方案所切除的负荷均为动态马达负荷;
低压减载配置方案的重要指标包括:启动电压、延迟时间、切除轮数和切除量,实施时的配置流程如下:
ⅰ确定存在电压稳定问题的区域;
ⅱ确定配置区域中的可切负荷总量;
ⅲ确定低压减载动作后的电压恢复目标值;
ⅳ确定低压减载初步配置方案;
ⅴ对初步配置方案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形成最终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配置分类低压减载措施切除各类负荷量的方式包括:①以动态马达负荷无功最大值时的置换系数确定需要切除其它类型负荷的负荷总量,根据每一轮次切负荷的比例要求分配每一轮切除的负荷量;②在Q-V关系特性曲线中,分别测量及计算各低压减载轮次所对应的电压水平下,各类负荷与动态马达负荷间的置换系数,然后根据实际电网中各类负荷所占比例或者对于低压减载装置所切负荷特性的要求,将步骤2)中每轮次所切动态负荷量中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类型的负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低压减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各轮次及总共切除各类负荷占比是否超出实际系统可供切除的负荷量,如果超出,则需要重新分配各类负荷的切负荷量;如果所有轮次总的切负荷量超出可切除负荷量的限值,则需要研究与低压减载措施配合的其它稳定控制措施,或对于电网运行、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4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