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7715.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7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强;陈昆;李其才;林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L23/06;C08K3/34;C08K3/26;C08K5/098;C08F255/02;C08F230/08;B29D23/18;F16L9/133;F16L5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耐磨 波纹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管材内壁基体和聚乙烯波纹管层,管材内壁基体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E50~80份,POE50~80份,UHMWPE 10~50份,硅烷1~10份,引发剂0.1~0.5份,胺催化剂0.1~0.5份,填料10~50份,润滑剂2~10份。本发明制得的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管材内壁经10万次砂浆摇摆磨损后,磨损率由原来的5%下降至2%及以下,提高了1倍多;其他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国标要求,提高了内壁耐磨性能,有效增加管材的使用寿命,内壁耐磨型双壁波纹管可广泛用于污水管网、小区排水、雨污分流、工业园废水排放、大型设施排水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排水、排污管网建设等领域的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双壁波纹管凭借其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综合工程造价低等显著优势,在排水、排污管网工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管道输送的流体中往往存在有各种泥沙,对内壁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切削等作用,容易造成管壁的磨损。双壁波纹管的内壁一般为普通的HDPE、PP或PVC等材质,其耐磨性能有限,同时双壁波纹管其内壁壁厚较薄,因此,介质中泥沙的磨损作用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管材内壁的磨损很大程度上与材料耐磨性能有关,为了提高双壁波纹管的耐磨性,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作为内壁材料是惯用选择。虽然UHMWPE的耐磨性能优越,但其分子量一般为100万以上,流动性极差,无法用挤出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很难与外壁聚乙烯或其他材料复合形成双壁熔接。因此,开发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用于排水、排污管网建设等领域。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包括光滑的管材内壁基体和贴合设置在管材内壁基体外表面的聚乙烯波纹管层,其特征在于管材内壁基体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PE 50~80份,POE 50~80份,UHMWPE 10~50份,硅烷 1~10份,引发剂 0.1~0.5份,胺催化剂 0.1~0.5份,填料 10~50份,润滑剂2~10份。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管材内壁基体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PE 60~70份,POE 60~70份,UHMWPE 20~40份,硅烷 2~7份,引发剂0.2~0.4份,胺催化剂 0.1~0.4份,填料 15~40份,润滑剂3~8份。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PE选自LLDPE、LDPE、HDPE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UHMWPE的分子量为100~800万。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硅烷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 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优选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过氧化二异丙苯。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胺催化剂为乙胺或丙胺;填料选自滑石粉、碳酸钙或硅灰石,填料粒径≤10μm;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锌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聚乙烯波纹管层的材料为PE100级或PE80级材料。
所述的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