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充气轮胎及带有免充气轮胎的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835.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潘之杰;叶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12 | 分类号: | B60C7/12;B60B11/04;B60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带有 车轮 | ||
本发明涉及车轮,公开免充气轮胎,包括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在轴向方向上相互卡合,第一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在第一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一凹槽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第二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数量与第一凹槽的数量相等,在第二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一凸台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每个第一凸台的端面上设有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卡合连接,第二凹槽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结构保证了轮胎下沉量,提供了轮胎舒适性;封闭的空腔结构,在轮胎受压时空腔发生形变,腔内气压变大,提供轮胎支持力;轮胎由材料与空腔产生的气压支撑,无需充气,安全无爆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尤其涉及免充气轮胎及带有免充气轮胎的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轮胎大多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会因为爆胎而使得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同时给驾驶员人员带来危险,市场上也出现了实心轮胎,避免了爆胎的情况,但避震效果差,车辆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颠簸太强烈,同时实心轮胎比较费材,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实心轮胎充避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免充气轮胎及带有免充气轮胎的车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免充气轮胎,包括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在轴向方向上相互卡合连接,第一轮胎的外圆直径与第二轮胎的外圆直径相等,第一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在第一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一凹槽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第二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数量与第一凹槽的数量相等,在第二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一凸台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每个第一凸台的端面上设有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卡合连接,第二凹槽形成密闭的空腔。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通过卡合连接,拆装方便,组装式轮胎可以加快轮胎的制造速度,增加产能,同时方便加工第一轮胎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轮胎上的第一凸台,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固定安装在一起时,轮胎内形成多个圆周排布的密闭空腔,该空腔保证了轮胎的下沉量,使用该轮胎行驶会更加的舒适;封闭的空腔结构,在轮胎受压时空腔发生形变,腔内气压变大,提供轮胎支持力;轮胎由材料与空腔产生的气压支撑,无需充气,安全无爆胎。
作为优选,第一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第一凸台为圆柱形凸台,第一轮胎与第二轮胎卡合固定连接时,第一轮胎的中轴线与第二轮胎的中轴线重合,第一凹槽的中轴线与第二凹槽的中轴线重合,第一凹槽的中轴线平行于第一轮胎的中轴线。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台都为圆柱形,方便两者之间相互卡合,它们的中轴线重合,使得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固定更加的精确。
作为优选,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第三凹槽的中轴线与第一凹槽的中轴线重合,第三凹槽的直径与第二凹槽的直径相等,第一凹槽凹陷的深度与第一凸台凸起的高度相等,第三凹槽形成密闭的空腔,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的面积大,避震效果好,同时节约材料。
作为优选,第一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台,在第一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二凸台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每个第二凸台的端面上设有垂直向下凹陷的第四凹槽,第二轮胎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垂直向下凹陷的第五凹槽,第五凹槽的数量与第二凸台的数量相等,在第二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五凹槽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第二凸台与第五凹槽卡合连接,第四凹槽形成密闭的空腔。第一轮胎上不仅设有第一凹槽,也设有第二凸台,第二轮胎上不仅设有第一凸台,也设有第五凹槽,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形成错位卡合,使得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固定更加的牢靠。
作为优选,在第一轮胎的端面上,所有第一凹槽的圆心与所有第二凸台的圆心都在同一圆周上。方便第一轮胎与第二轮胎固定安装,第一轮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凸台有序的与第二轮胎的第一凸台和第五凹槽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