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模块的治具及指纹识别模块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953.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修;丁冠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3/30;G06K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块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的治具及指纹识别模块的制造方法。指纹识别模块的冶具包括基座、上盖以及连接于基座或上盖的转轴,基座包括多个容置空间,每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电路板以及固定于电路板上的指纹感测元件,而上盖是通过磁性吸附力而固定于基座上,并包括分别相对应于多容置空间的多穿孔,且每一穿孔是供一输出元件穿过而使隔绝材料通过输出元件而输出并置于电路板与指纹感测元件的相结合处的周缘。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治具可以提升指纹识别模块的制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指纹识别使用者身份的指纹识别模块的冶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令使用者可输入自己的指纹于电子产品内且让电子产品存档,之后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输入自己的指纹,以进行电子产品的解锁。利用指纹识别技术来解锁电子产品比以往手动输入密码的解锁方式更快速、更方便,故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且指纹识别模块1的需求亦随之大增。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指纹识别模块的结构概念示意图。指纹识别模块1包括电路板11、指纹感测芯片12以及盖板13,指纹感测芯片12设置于电路板11上,并与电路板11电性相连而获得电力,而盖板13设置于指纹感测芯片12上以提供手指与指纹感测芯片12的接触接口并保护指纹感测芯片12的表面不致因为手指的多次接触而被损坏;其中,当手指放置于盖板13时,指纹感测芯片12是感测手指的指纹影像,且指纹感测芯片12所感测获得的指纹影像是通过电路板11传输至应用该指纹识别模块1的电子装置以进行识别。
再者,为了防止电路板11与指纹感测芯片12之间有水气或灰尘进入,电路板11与指纹感测芯片12的相结合处的周缘会涂布有隔绝材料,如胶体14。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指纹识别模块于制造过程中在电路板与指纹感测芯片的相结合处的周缘进行点胶的示意图。图2示意了在指纹识别模块1的产线上设置有一工作平台9以及一点胶机8,且多个已设置有指纹感测芯片12的电路板11先分别被固定在工作平台9上;接着,点胶机8控制其点胶针头81移动至一电路板11a的上方并向下移动,以使点胶针头81接触该电路板11a及其上的指纹感测芯片12a的相结合处的周缘15a而进行点胶动作,待点胶动作完成后,点胶机8再控制其点胶针头81移动至另一电路板11b的上方并向下移动,以使点胶针头81接触该另一电路板11b及其上的指纹感测芯片12b的相结合处的周缘15b而进行点胶动作,重复上述程序,直至工作平台9上所有的电路板11与其上的指纹感测芯片12的相结合处的周缘皆涂布有用来隔绝水气或灰尘的胶体14;最后,从工作平台9上分别取下电路板11并予以放进烘烤设备(图未示)中烘烤,以固化每一电路板11与其上的指纹感测芯片12之间的胶体14。
然而,上述流程具有两个缺陷。第一,点胶针头81的移动行程太大,也就是说,其移动行程含盖了所有电路板11所摆设的范围,如图2中的范围D,如此无法有效缩减生产线所需的空间;第二,流程过于繁琐,例如,已完成点胶动作并待烘烤的电路板11需先从工作平台9上一一被取下,再按序被放进烘烤设备后一同进行烘烤,待烘烤结束后还需再从烘烤设备中一一被取出。是以,现有指纹识别模块1的制造方法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有效缩减生产线所需空间及制造流程的纹识别模块的治具。
本发明的一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治具的指纹识别模块的制造方法。
于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的治具,包括:
一基座,包括多容置空间,且每一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电路板以及固定于该电路板上的一指纹感测元件;
一上盖,包括分别相对应于该多容置空间的多穿孔,且每一该穿孔是供一输出元件穿过并于其中移动,以使一隔绝材料通过该输出元件而输出并置于该电路板与该指纹感测元件的相结合处的周缘;其中,该上盖是通过一磁性吸附力而固定于该基座上;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装固定方式的数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