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分子有机酸制备复相二氧化钛微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525.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4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凤;王慧;关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5/08;C01G23/053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有机酸 制备 复相二 氧化 钛微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水热法制备不同晶型(锐钛矿和金红石)比例、形貌可控并且产品可回收重复使用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的小分子有机酸/有机钛前驱体的用量比和温度,实现二氧化钛微球的生成控制和不同晶型之间的转变。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以四异丙醇钛等含钛有机试剂的溶液为钛源,在水溶液中添加不同用量的草酸,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水热12~24小时。反应结束后,洗涤,80℃干燥6小时后得到不同晶相比例的二氧化钛微球。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绿色无污染,制备所得的二氧化钛具有不同的晶相,并且催化剂方便回收重复使用,在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分子有机酸制备不同晶型比例的二氧化钛微球的方法,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如何利用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自从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两名学者桥本和仁(Hashimoto)和藤岛昭(Fujishima)在Nature发表了TiO2电极在可见光下能够电解水以后,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和应用成为研究者们的热门课题。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二氧化钛被认为是最有应用价值的半导体氧化物,它的应用涉及到传感器、光子晶体、能量储存器和光催化剂等。在光照条件下,二氧化钛能产生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电子和空穴,电子和空穴转移到光催化剂的表面,电子和空穴能把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其他催化剂相比,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低毒。此外,近来研究发现,金红石-锐钛两相共存的二氧化钛具有比单一晶相的二氧化钛更高的催化活性。基于这些特点,二氧化钛成为光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和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理想催化剂。
目前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磁控溅射法和化学沉积法通常需要高真空和大型设备,投入较大,生产成本高。溶胶-凝胶法采用四氯化钛或者钛酸四丁酯水解来制备溶胶,由于水解较为剧烈,反应过程难以控制。水热法设备简单,反应与外界隔绝,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纯净、结晶较好、形貌可控而成为广受关注的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专利 CN1807258-A 以钛板为原料,先将钛板在氢氟酸、硝酸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洗液中清洗;再将钛板在双氧水、硝酸和环六亚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中,在60~80℃下反应48小时以上:反应后的钛片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在300~500℃下至少保温10分钟,制备得三维纳米花状结构的二氧化钛。以钛板为原料,酸清洗时会引起钛原料的流失,而且反应时加入有机物,反应时间长,这些都增加了生产成本。
文献[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8,459,369-376]中采用双氧水和盐酸或者双氧水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先对钛板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然后将钛板用蒸馏水洗净并干燥,最后将洗净干燥好的钛板和氨水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在钛板的表面上制得一层锐钛矿的二氧化钛。这种方法需要用混合溶液清洗钛板,增加了实验操作步骤:只能得到一维的单一的二氧化钛晶相,不能制备三维复杂的二氧化钛结构。
发明内容
现有合成球状二氧化钛的方法中都用到氢氟酸或有机溶剂来控制样品的形貌,这些方法只能得到单一晶相的球状二氧化钛,并且所得样品不好回收也不能重复使用,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绿色小分子有机酸—草酸来制备多种晶相比例、形貌可控并且可重复使用的球状二氧化钛。本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可控,反应温和,所用原料绿色环保无污染。并且该球状二氧化钛由于其不同的形貌和晶相比例,在光催化等方面有潜在应用。
本发明步骤是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实现的:
(1) 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草酸,用量筒量取70 mL 的去离子水,将两者混合加入高压反应釜内丹中,放入磁子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2) 在搅拌过程中,将钛酸异丙酯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直至溶液澄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5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