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丙基葡聚糖和甲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4431.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祖凤;郑训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95 | 分类号: | C07K14/795;C07K1/14;C07K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聚糖 甲酸 钠双水相 萃取 分离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天然产物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羟丙基葡聚糖和甲 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一种丝状多细胞藻类生物,无细胞核,由于富含藻蓝素而呈现蓝 绿色。现已发现的螺旋藻共有36种,而能用于工业生产的仅有2种,即钝顶螺 旋藻与极大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矿物质 和必需脂肪酸的丝状微藻,细胞壁有多糖类物质构成,易于消化吸收,研究表 明螺旋藻在生物体内利用率达到68%。
藻蓝蛋白(又称藻蓝素,简称PC)是从螺旋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深蓝色 粉末,色泽美观。它是一类稀有的光合作用色素蛋白,氨基酸组成齐全,是藻 类中特有的捕光色素蛋白。PC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以及无毒副作用等 优势,在食品保健、药物治疗、化妆品以及荧光探针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当两种亲水性聚合物在水中以适当的浓度混合时,由于聚合物憎水程度有 所差异,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或空间阻碍,使两者不能相互渗透,进而发生分相, 形成聚合物/聚合物双相体系。当聚合物和某些盐以一定浓度在水中混合时,由 于盐的盐析作用,形成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
目前,缺乏一种回收率高的羟丙基葡聚糖和甲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 白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率高的羟丙基葡聚糖和甲 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羟丙基 葡聚糖和甲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藻蓝蛋白粗提取液:用去离子水清洗新鲜的螺旋藻2-4次,洗涤 干净的螺旋藻,经压力为150-350kg/cm2的高压细胞匀浆机,破碎时间为5-6min, 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2-14min,将破碎的螺旋藻悬浊液于离心机中,离心时间为 10-15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制得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于4-5℃下储存;
(2)双水相萃取:向步骤(1)所得螺旋藻破壁的粗提液中加入羟丙基葡聚 糖和甲酸钠,震荡混合时间为1-2h,静置分相,藻蓝蛋白富集于上相;
(3)采用膜孔径为3-5um的滤膜对藻蓝蛋白粗提液进行粗过滤,处理时间 为20-25小时,再于-10--12℃冷冻干燥10-12小时,制得双水相萃取藻蓝蛋白。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压力为150-350kg/cm2。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离心速率为800-1000r/min。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羟丙基葡聚糖:甲酸钠:破壁的粗提液 的重量比为0.25-0.6:0.35-0.5:1。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滤膜的流速为150mL/min,渗透通量为 55-65L/(h·m2)。
有益效果:本发明分离效果好,过滤分离回收率高,产品质量高,体系粘 度较低,运行成本低,分相所需时间短,节约了时间又减小了能耗,无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双水相体系用于萃取螺旋藻细胞破碎液中藻蓝蛋白,经一次 萃取藻蓝蛋白收率可达92.6%,分配系数达到8.03,分离因数达到6.5。结果 证实螺旋藻藻蓝蛋白在该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和分离因数均较高。
(2)多次双水相萃取有利于C-PC纯度提高,三次双水萃取后,C-PC纯度 为3.82,回收率为91%。继续增加萃取的次数,纯度不断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是本发明 的阐释和举例,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羟丙基葡聚糖和甲酸钠双水相萃取分离藻蓝蛋白的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制备藻蓝蛋白粗提取液:用去离子水清洗新鲜的螺旋藻2次,洗涤干 净的螺旋藻,经压力为350kg/cm2的高压细胞匀浆机,破碎时间为6min,超声 波处理时间为12min,将破碎的螺旋藻悬浊液于离心机中,离心时间为15min, 离心收集上清液,制得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于4℃下储存;所述离心速率为 1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