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硼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与石墨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343.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琴;陈友汜;马洪波;皇静;黄显雯;刘大鹏;江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6/54 | 分类号: | D01F6/54;D01F1/10;D01F9/22;C08F220/44;C08F222/02;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腈原丝 及其 碳纤维 石墨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硼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与石墨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众多优异性能,已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按原料路线,碳纤维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和粘胶基三大类型。其中,PAN基碳纤维因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特点,已成为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品种最多以及应用最广的一种碳纤维。
但是,PAN基碳纤维属于较难石墨化碳。与易石墨化的沥青基碳纤维相比,PAN基碳纤维在石墨化过程中的结构转化、重排和取向有序化的阻力更大、活化能更高,因此,如果要制备PAN基石墨纤维,需要更高的石墨化温度,对石墨化设备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技术途径是采用硼催化石墨化工艺。硼可以降低PAN基碳纤维石墨化活化能,克服碳原子迁移、碳网面转位重排和择优取向的阻力,从而可以在较低的石墨化温度下获得较高的石墨化度。而且,硼与碳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破坏碳纤维的微观结构。
碳纤维硼催化石墨化技术的关键在于渗硼工艺,即如何将硼引入到碳纤维中,并实现其均匀分布。现有的渗硼方法,如气相沉积法、间接引入法、直接接触法、溶液浸渍法、胶液涂层法、电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存在两个共性问题:①难以实现快速连续渗硼,不能用于连续式石墨化工艺;②硼主要分布在碳纤维的表面或皮层,难以对纤维芯部发挥催化石墨化作用(炭素技术,1999,5:24-28.)。日本东丽公司通过在PAN纺丝液中添加超细硼粉制备含硼PAN原丝及其碳纤维(JP2251609,1990-10-09)。赵亮等人采用机械混合法将纳米B4C分散在PAN纺丝液中,经纺丝、预氧化、低温炭化和高温炭化处理后,制得含硼PAN原丝及其碳纤维(炭素技术,2015,34(4):11-15)。但是,由于PAN纺丝液为粘稠的液体、超细硼粉和纳米B4C自身都容易团聚,因此很难实现硼元素在PAN原丝及其碳纤维中的均匀分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硼聚丙烯腈原丝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的聚丙烯腈原丝中硼元素均匀分散,有利于充分发挥硼的催化石墨化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方法首先将纳米硼化物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丙烯腈、共聚单体和引发剂,采用原位溶液聚合工艺制得纳米硼化物/聚丙烯腈混合物溶液,然后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将其制成连续长度的纳米硼化物/聚丙烯腈复合原丝。该纳米硼化物/聚丙烯腈复合原丝采用连续工艺依次进行预氧化、炭化和石墨化处理制备含硼碳纤维与石墨纤维,不但能够实现硼在碳纤维内部的均匀分布,充分发挥硼的催化石墨化作用,降低石墨化温度,提高石墨化度,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连续式石墨化工艺,显著提高石墨纤维制备效率,并大幅降低石墨纤维制备成本。
所述的纳米硼化物是指含有硼元素且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nm)的物质,包括纳米碳化硼、纳米氮化硼、纳米硼化钛、纳米硼化锆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这些纳米硼化物不溶解于水和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化学和高温稳定性,可避免硼元素在纺丝、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的流失和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可以保留至石墨化阶段发挥催化石墨化作用。所述的纳米硼化物中,优选为纳米碳化硼,因其硼元素含量较高。
所述的原位溶液聚合是指首先将纳米硼化物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丙烯腈、共聚单体、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纳米硼化物与聚丙烯腈的混合溶液。该方法有利于纳米硼化物在聚丙烯腈溶液的均匀分散,而且所得到的溶液经脱除未反应单体和气泡后,可以直接用于纺丝,制得纳米硼化物/聚丙烯腈复合物原丝。
所述的纳米硼化物相对丙烯腈的质量含量为0.01~10%,优选为0.1~5%。纳米硼化物含量太低,催化石墨化效果不明显。纳米硼化物含量太高,则容易形成缺陷。
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强极性有机溶剂。优选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的共聚单体优选为羧酸类乙烯化合物,例如衣康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优选为衣康酸。共聚单体相对丙烯腈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1~10%,更优选为0.5~5%。
所述的引发剂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偶氮二异庚腈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更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相对丙烯腈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1~1%,更优选为0.5~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腈纶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可降解抗菌聚乳酸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