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693.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锋;徐升桥;鲍薇;赵博;冯祁;胡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8 | 代理人: | 关兆辉,程立民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pc 轨道 调式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背景技术
PC轨道梁起着承受车辆荷载和形成列车运行轨道线形的双重作用,被称为跨座式轨道交通的生命线。PC轨道梁体不仅作为承重结构,而且还是车辆行驶、导向、稳定结构,所以对于PC梁体的外形尺寸以及内在质量的要求都很高。混凝土作为PC轨道梁的主体,其强度和耐久性对PC轨道梁的应用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制造PC轨道梁应具有能满足梁体线形要求的专用可调式模板及配套设备,要求同一模板既能生产直线梁,又能生产曲线梁或组合曲线梁,钢模板必须是高精度且可调式的。
虽然国内已经建成一些单轨交通系统并运营,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仅有重庆市。重庆的跨座式单轨其截面形式均为大型(梁高和截面宽度比中、小型大)。就目前国内的应用情况,未见有中、小型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所配套的预制用高精度可调式模板也仅仅适用于大型等高度PC轨道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以解决大、中、小型PC轨道梁无法采用同一模板制备的问题。大、中、小型梁的区别是根据车型不同梁宽,梁高不同。截面均为矩形截面,大、中型梁可能带有凹槽,小型一般不设置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其包括:底模、侧模、立柱、加力器;其中,
所述底模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所述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底模相接触;所述底模和两个侧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
两个所述侧模的外侧分别配有立柱,所述侧模的外侧面与相应立柱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且架设一个以上的加力器,所述加力器的力输出端与所述侧模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加力器的主体端穿过所述立柱并固定于立柱;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侧模均立于台车上,所述台车设置于固定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立柱包括:竖向分支和横向分支;所述横向分支的一端与所述竖向分支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模的上方,并通过悬挂系统与侧模的顶端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竖向分支平行于所述侧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侧模包括:侧模板和固定于所述侧模板内侧面的线形条,所述悬挂系统与侧模板的顶端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还包括内模,所述内模设置于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还包括凹槽模,两个所述侧模的内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所述凹槽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千斤顶或板凳式高度可调节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所述侧模连接的加力器数目相等,且以所述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中心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加力器的数目为2-6中的任一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底模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PC梁的高度要求来适应性调整;同时,侧模和底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侧模包底模的方式可以预制生产大、中、小型跨度30米以内的等高度和变高度直曲线PC轨道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注:1线形条;2加力器;3凹槽模;4侧模板;5台车;6立柱;7悬挂系统;8高度调节组件;9内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考虑到目前生产大、中、小型等不同制式单轨车辆时需要使用不同的PC轨道梁模板,现有模板系统生产梁型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既能满足中小型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要求,又可以考虑梁部变高截面调整的需要。
一种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其包括:底模、侧模、立柱、加力器;其中,底模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上,底模的两侧分别设置侧模,两个侧模相互平行,且分别与底模相接触;底模和两个侧模围成的空间为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的制作区;两个侧模的外侧分别配有立柱,侧模的外侧面与相应立柱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且架设一个以上的加力器,加力器的力输出端与侧模的外侧面相连接,加力器的主体端穿过立柱并固定于立柱;高度调节组件、侧模均立于台车上,台车设置于固定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装配式技术的单轨交通混凝土轨道梁模板
- 下一篇:内涨式砌块成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