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装生产线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6812.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胜;郑超强;戴敏;郭一鸣;李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生产线 远程 数据 采集 实时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生产线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系统,属于数据采集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云服务器端和远程应用端,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以MCU模块为控制中心,工作气压监测模块、检漏池水浴温度检测模块和原料液面高度检测模块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连接到MCU模块,通信模块、工作气缸位置监测模块、传送带电机工况检测模块、灌装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称重检测模块均分别直接连接到MCU模块;云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消息中转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灌装生产线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全面实时地监测灌装的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的SPC分析和故障诊断,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节省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装生产线的远程数据集与实时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为了便于我们能够实时了解相关设备的工作状况和当前的生产状况,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实现稳定生产,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灌装生产线上的数据采集往往需要现场工程师参与,部分数据仍然需要依靠人工记录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采集出来的数据准确性差,共享性低,往往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局限于本地的数据采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采集的数据需要有更好实时性和共享性,这样才能及时调整生产,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灌装生产线上数据采集系统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生产线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系统,该系统对灌装生产线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可以在远程全面实时地监测灌装生产线上的生产过程,了解灌装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实际的生产状况,同时系统还可以对灌装产品的质量进行在线的SPC分析,各远程应用端之间可进行在线的故障诊断,解决了数据实时性和共享性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节省故障诊断成本。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生产线的远程数据采集与实时分析系统,其包括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云服务器端和远程应用端,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云服务器端和远程应用端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传输数据;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包括MCU模块、通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灌装工作气压监测模块、工作气缸位置监测模块、检漏池水浴温度检测模块、原料液面高度检测模块、传送带电机工况检测模块、灌装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称重检测模块,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以MCU模块为控制中心,工作气压监测模块、检漏池水浴温度检测模块和原料液面高度检测模块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后连接到MCU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工作气缸位置监测模块、传送带电机工况检测模块、灌装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和称重检测模块均分别直接连接到MCU模块;所述的云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消息中转模块;所述远程应用端包括实时监测模块、产品质量SPC分析模块以及在线故障诊断模块。
所述灌装生产线数据采集端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MCU模块,包括ARM最小系统、稳压供电电路、下载复位电路、各种传感器及外设接口;通讯模块,包括Wifi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以及以太网通讯接口;模数转换模块,包括多路24位精密数模转换处理芯片及外围电路;灌装工作气压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以及导气管;工作气缸位置监测模块,包括激光传感器及位置固定支架;检漏池水域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偶式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器以及连接固定螺母;原料液面高度检测模块,包括液面高度检测传感器及固定底座;传送带电机工况检测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贴片温度传感器以及位置固定支架;灌装液体流量检测模块,包括霍尔流量计(脉冲流量传感器)、导通管以及管古转接头;称重检测模块,包括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变送器以及分选计数装置。
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利用云数据库存储灌装产线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以供远程应用端使用,消息中转模块用作消息中转站,为在线故障诊断提供服务,使得各远程应用端之间能够相互传递信息,相互发送文件,进行即时的交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6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