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5527.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博洋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33/13;C04B33/32;B01D39/20;C04B4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固定空间中有90%是空气,这90%决定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前我们用开窗通风来掩盖问题,但随着雾霾的严重,开窗通风只能是痛上加痛!过度的干燥或潮湿、甲醛的累积释放,异味的持续产生都无法用一次通风来全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净化包类产品均是以竹炭或活性炭为主。该类产品的吸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性炭类的材质是黑色粉末状、块状、颗粒状或蜂窝状的无定形碳和排列规整的晶体碳。上述活性炭在环保行业中,用于污水处理、废气及有害气体的治理、气体净化等。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进行截留的过程,被截留的悬浮物充塞于活性炭间的空隙中以形成暂时吸附的现象,上述吸附过程及其原理对污染物分子的结构影响不大,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发出改变。
采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存在以下缺点,不能分解吸附的甲醛,只能暂时捕捉污染物颗粒,当室温升高,吸附达到饱和,吸附有污染物的活性炭将会再次释放甲醛,从而形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及空气净化设备,主要目的是解决空气净化滤芯的净化效果差、吸附不稳定易形成二次释放以及不能有效分解吸附污染物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滤芯,所述空气净化滤芯包括第一类原料和第二类原料,所述第一类原料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第一类原料经混炼烧制得到预成品;
所述第二类原料为二氧化钛,每100克所述预成品的表面涂覆有1.2克-3.8克二氧化钛。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类原料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类原料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类原料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作为优选,每100克所述预成品的表面均匀涂覆有1.4克-2.2克二氧化钛。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净化滤芯的厚度为0.6cm-0.8cm。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空气净化滤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上述配比准备第一类原料,将所述第一类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料;
对所述混合料加水球磨,控制球磨时间和加水量以获得水份和粒径满足要求的泥浆料;
将所述满足要求的泥浆料进行静态过滤和除铁,得到过滤泥浆;
将所述过滤泥浆进行热风干燥脱水,得到粉料;
将所述粉料进行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品;
将所述成型品在温度为180℃-220℃的条件下进行保温1.5h-2.5h,保温结束后,再置于温度为1000℃-1200℃的条件下进行烧制,得到预成品;
将所述二氧化钛和水以1-2∶6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二氧化钛液体;
向所述预成品的表面均匀喷洒所述二氧化钛液体,自然晾干后的产物即为所述空气净化滤芯。
作为优选,所述球磨的过程是在球磨机中进行,所述球磨时间为2.5h-3.5h;所述静态过滤是在泥浆池中进行,所述静态过滤的时间为6h-10h;所述干燥的过程是在干燥塔里进行;所述压制成型的过程是将所述粉料放入压机料斗中,通过布料格珊压制成型;所述温度为1000℃-1200℃的烧制过程是在窑炉中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泥浆料过800目-1000目网筛;所述二氧化钛液体是由所述二氧化钛和水以1∶6的质量比混合得到。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滤芯,所述滤芯为上述空气净化滤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以活性炭为主要吸附物质的空气净化滤芯存在的净化效果差、吸附不稳定易二次释放污染物以及不能分解污染物的技术问题;采用了以多种特定材质为基材,上述基材大部分具有大量微细毛孔,且上述基材大部分呈现正离子特性,而甲醛甲苯等有害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常呈现负离子性质,在正负相吸原理下气体污染物被吸附至上述基材微细毛孔内以达到稳固吸附不再二次释放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博洋,未经刘博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