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254.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进胜;邹文涛;雷俊锋;章勇勤;高威;岳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单幅 图像 算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Middlebury Stereo Datasets以及在网上下载明亮的且无雾的图像作为训练样本中的无雾图像集;
步骤2、对无雾图像集利用Adobe lightroom CC方法人工加雾,并对无雾图像集添加了不同浓度的雾,得到有雾图像集;将有雾图像集和无雾图像集转换成HDF5的数据格式,生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便于训练,具体包括:
步骤2.1、基于lightroom CC方法的dehaze功能人工的为步骤1中的无雾图像集加雾,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雾浓度,学习到不同雾浓度图像的特征,对无雾图像集合成了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100的雾,得到有雾图像集;
步骤2.2、挑选有雾图像和无雾图像1450对作为训练样本,剩余302对作为测试样本;
步骤2.3、将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裁剪成29*29和25*25的图像块,
步骤2.4、再将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图像块转换为HDF5格式作为网络输入;
步骤3、将HDF5格式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输入至卷积神经网络,具体包括:
步骤3.1、进行特征提取:由一层卷积网络构成,包含56个5*5的高斯滤波器;输入的每一个有雾图像块与所有滤波器进行卷积,每一个输入图像块被一个高维特征向量所代表;
步骤3.2、进行维度收缩:由一层卷积网络构成,包含12个1*1的高斯滤波器;维度收缩层用来降低特征向量维度;
步骤3.3、进行非线性映射:由六层卷积网络构成,每一层都包含12个3*3的高斯滤波器;该部分滤波器的个数和网络的层数都是影响最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步骤3.4、进行维度扩展:由一层网络构成,包含56个1*1的高斯滤波器;该部分可以看做是第二部分的逆过程,这一部分将低维度特征向量扩展到高维度,保存细节特征;
步骤3.5、进行反卷积:由一层网络构成,包含3个5*5的高斯滤波器;该部分主要利用一组反卷积高斯滤波器来聚合先前的特征向量,恢复出无雾图像;
步骤3.6、每一个卷积网络层后面都会跟着一个激活函数层,这里我们选用参数修正线性单元PReLU(Parametric Rectified Linear Uint);
激活函数可以被定义为f(xi)=max(xi,0)+ai·min(0,xi);
步骤4、设置好网络的学习率和动量参数,利用caffe训练上述卷积神经网络,直至代价损失减小到一定程度且训练达到迭代最大次数,生成训练模型;
步骤5、将有雾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模型中,输出无雾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训练过程为:
步骤4.1、网络结构确定以后,将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输入网络;
步骤4.2、因为输入有雾图像和输出无雾图像都是彩色的,三个通道同时做比较,loss比单个通道比较要大三倍,所以将学习率设置的相对较小0.00005,防止不收敛,设置每十万次迭代,学习率变为原来的0.8倍;动量参数设置为0.9;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100万次;
步骤4.3、进行训练,得到无雾图像和有雾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2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