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及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2003.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刘聪聪;李盈盈;马骁宇;吴昌庆;刘韶雷;张伟;周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6 | 分类号: | F01P11/06;F01P11/14;F01P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恒定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据调查,全球50%以上的汽车发动机故障来源于冷却系统。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当发动机温度过高之后,会导致它的效率降低,甚至是零件故障。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提供适当的温度以保证发动机处于一个合适的运转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但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油耗增加,水温容易偏高,甚至报警“开锅”,膨胀水壶模糊不清,看不清液位等问题,严重时发动机拉缸,尤其是柴油机车辆。导致此故障原因为汽车冷却系统是闭式冷却水热交换工作系统,工作中不可避免产生的铁锈、水垢等危害物质无法及时排到系统外,堵塞管道,引起散热系统散热不良,造成发动机过热,热效率降低,油耗增大;冷却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高温氧化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PH降低,腐蚀发动机,长时间运行势必影响发动机寿命和用户价值。
现有的液冷汽车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散热器01、护风罩02、膨胀水壶07、发动机出水管03、发动机进水管08、散热器排气水管04、发动机排气水管05、发动机补水管06、支架附件组成。水泵从散热器、膨胀水壶抽循环水到缸体缸盖中冷却发动机,再通过发动机出水管流向散热器散热,冷却系统中的空气水泡随散热器排气水管和发动机排气水管中的水流排到膨胀水壶中,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泄压阀开启。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锈蚀:发动机水套内产生的铁锈在冷却系统循环中无法排到系统外,堵塞散热器管道,冷却液不能正常流动,散热效率降低,发动机水温增高,甚至“开锅”,油耗也会增加。
水垢:冷却液中的钙镁离子在一定高温后会慢慢形成水垢,堵塞散热器管道和膨胀水壶泄压阀,使散热能力大大降低,油耗增加。
酸性腐蚀:为保护发动机,冷却液PH值一般控制在7.5~11,碱性环境,但现有技术使用一段时间后乙二醇高温氧化产生酸性物质破坏冷却液酸碱度,当PH值低于7时,便会迅速腐蚀金属缸体,危害发动机寿命,严重时发动机拉缸。
零件故障:铁锈和水垢挂壁膨胀水壶内侧,看不清实际液位;影响液位传感器精度,甚至零件故障。尤其对发动机不了解的用户为节约成本,加注自来水,更易发生以上四类故障。
气泡:排空气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气泡,由散热器和发动机进入膨胀水壶,遇到低温低压环境,发生爆破,产生噪音,对零部件可靠性也有一定影响。
成本高:为维持冷却系统和发动机性能,需花高昂的价格频繁清洗水道,用户用车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及冷却系统,以解决现冷却系统存在的锈蚀、水垢、酸性腐蚀、气泡及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冷却恒定器,包括冷却恒定器壳体、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泄压阀、膨胀水管接头、内置芯体及传感器总成;
所述恒定器壳体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管连接而成,所述恒定器壳体的两端封闭;
所述散热器排水管接头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均设置于所述恒定器壳体的直径小的端面上;
所述泄压阀、所述膨胀水管接头及所述传感器总成均设置于所述恒定器壳体的直径大的端面上;
所述内置芯体为圆柱管形,所述内置芯体的轴向中线与所述恒定器壳体的轴向中线重合;
所述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所述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及所述泄压阀均与所述内置芯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恒定器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腔体连通;
所述膨胀水管与所述内置芯体的腔体连通;
所述传感器总成包括第一压力探头、第二压力探头、pH传感器探头、压差传感器及传感器接头;所述第一压力探头与所述第二压力探头均与所述压差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压差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接头与ECU或仪表电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探头设置于所述内置芯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压力探头设置于所述内置芯体内。
所述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均靠近所述恒定器壳体的内表面,且所述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以所述恒定器壳体的轴向中线对称。
所述膨胀水管的中线与所述内置芯体的轴向中线重合。
所述膨胀水管的内径为所述散热器排气水管接头的内径的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