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0261.2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吉选;潘怀信;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选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6Q10/02;G07B15/02;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停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停车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智能停车卡位、停车云系统、区域停车场服务器、室内停车场导航系统;
所述用户客户端通过通信商网络与智能停车云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智能停车卡位与区域停车场服务器、区域停车场服务器与停车云系统通过光纤实现数据传输;所述室内停车场导航系统通过iBeacon无线蓝牙技术与手机蓝牙实现数据交互。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书1所述智能停车系统的智能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车位预订
停车用户在出行前,通过用户客户端发送其出行目的地停车需求包括达到时间及预计停车时长信息至停车云系统,停车云系统以用户目的地位置为中心,对周边有空余停车位的停车场进行距离排序,选择距离最近的停车场并锁定其中一个停车位,并将锁定的停车位位置信息推送给用户客户端;
(2)车位使用
预订车位分为室外车位和室内车位:
①当预订车位属于室外车位时,用户是这样使用车位的:用户根据停车云系统推送的车位位置信息通过第三方导航系统导航至停车位,通过点击用户客户端上的“已达停车位”键,用户客户端通过通信运营商4G信号推送开锁信息至停车云系统,停车云系统收到该信息后推送开锁信息至区域停车场服务器,区域停车场服务器推送开锁命令至智能停车卡位集成器,智能停车卡位开锁,用户将车驶入停车位,智能停车卡位识别车驶入停车位后推送车位已使用信息至智能停车云系统,智能停车云系统开始计时并推送停车计时信息至用户客户端;
②当预订车位属于室内车位时,用户是这样使用车位的:用户根据停车云系统推送的车位位置信息通过第三方导航系统导航至停车场入口处,用户客户端自动切换到室内导航系统,通过室内布设的iBeacon蓝牙基站将用户导航至停车位,用户客户端通过点击用户客户端上的“已达停车位”键,通过通信运营商4G/Wifi信号推送开锁信息至停车云系统,停车云系统收到该信息后推送开锁信息至区域停车场服务器,区域停车场服务器推送开锁命令至智能停车卡位集成器,智能停车卡位开锁,用户将车驶入停车位,智能停车卡位识别车驶入停车位后推送车位已使用信息至智能停车云系统,智能停车云系统开始计时并推送停车计时信息至用户客户端;
(3)费用支付
用户驾驶车辆离开停车位后,智能停车卡位自动上锁,并推送停车结束信息至智能停车云系统,停车云系统根据用户停车时间生成停车费用结算信息,并推送至用户客户端;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完成支付,完成智能停车过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停车卡位用于识别停车位工作状态,并推送停车位工作状态改变信息至停车云系统,用于接受停车云系统消息改变智能停车卡位工作状态,用于识别智能停车卡位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停车场车位分布信息开发地图导航,根据停车场实际位置,按8m距离均匀设置若干iBeacon蓝牙基站,用户客户端以锁定的停车位位置信息为目标位置,分析收到不同iBeacon信号强度判定其实时位置,并将实时位置信息发送至区域停车场服务器,区域停车场服务器推送驾驶指引信息至用户客户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客户端达到室内停车场门口时,导航页面自动切换至室内导航系统,且用户客户端可自动打开蓝牙连接模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能够提高私家停车位的使用效率;私人车位使用者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其停车位时,可将车位空闲时间段发布到智能停车云系统,智能停车云系统智能分析用户停车时间需求与该私人停车位空闲时间的匹配度,并将停车位分配给匹配度高无时间冲突的停车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选,未经吉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2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