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0716.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昱;黄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回流 有机 负荷 秸秆 发酵 方法 | ||
1.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混合:将原料75%与污泥25%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倒入反应器;(2)厌氧消化:一共分为6个阶段,每隔2个小时加入之前的原料;甲烷产率时衡量厌氧消化效率的重要指标,各阶段甲烷产率各有不同,第一阶段的有机负荷为1.5g/(L.d),甲烷产率缓慢,反应器内微生物菌群对单秸秆原料的环境适应性及甲烷菌较长的时代周期都会影响到甲烷效率,从第二阶段开始,反应器进入平稳运行。
2.第五阶段OLR达到4g/(L.d)回流比减少为1:1,甲烷最高产率达到970ml/(L.d)该阶段的平均甲烷产率为768 ml/(L.d)。
3.但当OLR再次增加后,甲烷产率下降至587 ml/(L.d)。
4.单位秸秆产甲烷量的变化受到回流比和OLR的共同影响第二阶段TS甲烷产量达到了194ml/g,但随着OLR逐渐提高到4g/(L.d)产甲烷量反而降到152 ml/g。
5.在同样的OLR条件下,当减少沼液回流比为1:1时甲烷产量达到了最大的202 ml/g负荷继续提高,单位秸秆产甲烷量开始下降;(3)过滤:在料液吸收到甲烷后,用纱网挤压过滤;气体经过4mol/L NaOH溶液吸收得到甲烷的体积;(4)分析留样:取出过滤的沼渣,分析秸秆各组分的变化,沼液留样;固渣样品在干燥箱中以60度干燥12h至恒质量,用于测定碳氮比及各组分比例固体总有机碳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凯氏氮通过凯氏分析仪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比例根据范氏洗涤法原理测定,沼液经过5000r/min离心15min后,用超纯水稀释10倍用于各指标的测定氨氮质量浓度使用纳氏试剂测定样品加入3mol/L磷酸离心后,使用岛津plus型测定,纤维霉素和木聚糖酶活在分光光度计上利用DNS法测定,溶解有机物质量浓度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然后稀释样品质量浓度到10mg/L一下,使用三维荧光光谱仪测定三维荧光,参数设定为:激发波长范围200-500nm,发射波长200-600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4nm,波长扫描间隔均为10nm,为避免出现二级瑞利散射,在出光一侧添加290nm的截止滤片;(5)干燥:沼渣在通过干燥箱干燥后,进行二氧化碳融氧,二次使用;(6)回流:将过滤后的沼液按照回流比补充水分之后,返回反应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选自瘤胃液、厌氧泥、玉米秸、草秸、稻秸、混合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速度为8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纱网为100目尼龙纱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沼液回流和有机负荷的秸秆厌氧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温度为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7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