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扩增NK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6536.1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彩艳;吴卫成;刘根桃;吴国祥;柴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5/0783;C12N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扩增 nk 细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扩增NK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是T细胞、B细胞之外的第三大类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识别靶细胞无MHC限制性,可以在无预先致敏的情况下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同时,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进而对机体的获得性免疫进行调节,是连接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NK细胞由于具有直接杀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而一度成为免疫细胞过继疗法的新热点。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报道将原代NK细胞或NK细胞系进行基因改造以提高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和活性,进而进行过继免疫治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NK细胞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疗效与其数量直接相关,然而NK细胞在外周血中比例小,约占外周血PBMC的5%~10%,传统的使用的野生型IL-2扩增NK细胞的方案,不仅NK扩增倍数有限,端粒酶活性降低,而且扩增后NK细胞的各种活化受体或CD16分子表达丢失导致NK细胞毒性减弱;最近的研究发现,野生型IL-2还可以扩增Treg细胞,而Treg细胞能够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影响NK细胞的临床疗效。尽管国外已有商品化的NK细胞分离试剂盒,利用这些试剂,通过FACS分选或MACS法纯化可获得90%以上纯度的NK细胞。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且高度纯化的NK细胞不能在体外大量扩增,难以满足临床试验的需求。之前有文献报道,采用K562细胞转染跨膜IL-21和CD137复合体与体外PBMC共培养扩增NK细胞,使得NK细胞数量、纯度和活性显著增强。然而,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有大量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CD19+B细胞,这些细胞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因子。用仅转染跨膜IL-21和CD137复合体的K562细胞激活扩增NK细胞虽然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能力,但是对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相关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杀伤能力却很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人IL-2突变体联合K562细胞高效扩增NK细胞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扩增的NK细胞具有纯度高、数量大、杀伤活性好等优点,适合于NK细胞大规模制备,为N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人IL-2突变体联合K562细胞高效扩增NK细胞的方法,包括:
(1)使用慢病毒转染系统将CD8α-白介素21、CD19、CD137L、CD86、和CD64的基因同时转染K562细胞;载体中含有病毒启动子和选择标记基因;
(2)当外源表达载体进入宿主细胞后,激活启动子,体外培养K562细胞一段时间后,经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稳定表达跨膜蛋白CD8α-IL-21、CD19、CD137L、CD86、和CD64的K562工程细胞;
(3)将稳定表达CD8α-IL-21、CD19、CD137L、CD86、和CD64的K562工程细胞经过γ射线照射灭活,作为NK细胞的滋养细胞;
(4)分离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即PBMC)并计数,按一定的比例(K562:PBMC)加入灭活的K562滋养细胞,在IL-2突变体协同作用下,与PBMC共培养2~3周,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NK细胞。
其中,步骤(1)所述的CD8α为在细胞膜上表达的膜蛋白,CD8α基因连接IL-21基因后使得IL-21表达在细胞膜上,成为跨膜蛋白;而CD19、CD137L、CD86、和CD64为膜蛋白。
步骤(2)所述的纯化后的K562工程细胞其跨膜CD8α-IL-21、CD19、CD137L、CD86、和CD64的表达量在85%以上。
步骤(3)所述的灭活K562工程细胞的γ射线剂量为100Gy,辐照时间为20~30min。
步骤(4)所述的IL-2突变体是通过对氨基酸定点替代,将其IL2α受体结合点突变,突变的位点在IL-2的37,38,41,42,43,44,45,61,62,65,68和72氨基酸位点。不仅能够其降低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同时还保留了其对NK细胞的免疫活性,可用于刺激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医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