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拨业务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425.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3/30;H04M7/00;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拨 卡用户 业务监测 回拨卡业务 适配 方法和装置 人工识别 用户确定 上网 监测 通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拨业务监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包括:获取业务话单;所述业务话单包括通信话单和/或上网话单;将获取到的业务话单与回拨卡业务识别特征进行适配;将业务话单与回拨卡业务识别特征相适配的用户确定为回拨卡用户;对所述回拨卡用户进行回拨业务监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的实现对回拨卡用户的识别和监测,相比于人工识别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拨卡用户识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拨业务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类似回拨卡业务主要有两种:采用VoIP电话业务;用户通过客户端之间免费通话(PS域),或者IP电话网直接呼叫对方手机。
电话回拨卡的原理:首先话务发起方(以下称用户)拨打平台的进网号,平台接收到用户呼叫后会主动挂掉连接(因没接听,所以没产生费用)。在设定时间内平台以电信运营方的身份回拨到用户的话机上,用户摘机后,第一个通话链路建立,系统播放提示语音,用户拨打被叫号码[用户真正要打的电话],回拨平台收全被叫号后发起第二次呼叫,同时给用户播放相应的提示音,若被叫摘机则第二条链路建立同时回拨平台把两条链路搭通,此时主被叫之间的呼叫桥接建立,主被叫可以进行通话。通话完毕,系统记录下这两条链路产生的话单并按照相应费率,在用户的账户(或卡)上扣除。可以发现回拨卡无论手机用户,还是小灵通、固定电话用户,只要电话是接听免费(或包月的)的便可以。
回拨卡是一种正常的业务,但有部分用户为了利益,非授权部署拨号代理业务服务器,通过网络转让回拨卡业务。这种非法使用带来了大量的呼叫业务,增加了核心网的业务话务负担和网络带宽占用,也影响移动网络内的语音呼叫业务收入。
现有的移动网内没有专门针对回拨卡的监控方法,基本依靠运维人员的人工检查,运维人员对回拨卡的分析检查方法如下:
1、主叫用户A拨打一个被叫号码B,被叫拒绝,再通过其他号码C回拨过来,判断该行为为回拨行为,可以对接入号码B和回拨号码C进行封堵拦截。
2、固定的一个主叫号码频繁的对网内用户进行呼叫,排除银行等短号码外部分号码频繁进行主叫回拨,超出正常业务模型的话务量,识别为疑似回拨平台进行二次核实。
现有的回拨卡分析采用手工分析发现机制,远落后于业务的发展,同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的进行回拨业务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拨业务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话单;所述业务话单包括通信话单和/或上网话单;
将获取到的业务话单与回拨卡业务识别特征进行适配;
将业务话单与回拨卡业务识别特征相适配的用户确定为回拨卡用户;
对所述回拨卡用户进行回拨业务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通话数据包括通过如下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采集用于生成业务话单的数据,并生成对应的业务话单:Gn、S1-U,S11,M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拨卡业务识别特征包括:数据域特征和/或电路域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域特征,包括:发起的呼叫请求URL中携带两个号码,分别为主叫和被叫,其中一个号码为本机号码;发起的呼叫请求URL中带有“callback”字段,为明显的回呼卡特征;发起的呼叫请求URL中主叫或被叫号码前缀一般为“caller”、“callee”、“called”、“phone”;
电路域特征包括:电路域监测到的单一号码呼叫发起方超频,呼叫次数集中度高;和/或,电路域监测到的发起呼叫接通后,在预设时间内发起了第二次呼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