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3225.3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欧俊杰;刘忠山;叶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7/38 | 分类号: | C08G77/3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多孔材料 官能团化合物 硅氢加成反应 功能单体 无机杂化 硅氢烷 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机-无机杂化 催化剂和溶剂 杂化多孔材料 抽真空密封 炔基加成 选择功能 液氮冷却 应用要求 乙炔基 致孔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的方法。具体是将含硅氢烷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含乙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混合均匀、液氮冷却并抽真空密封,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硅氢烷‐炔基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所述的制备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功能单体,或调节致孔剂的种类和比例,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杂化多孔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具体是将含硅氢烷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含乙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混合均匀、液氮冷却并抽真空密封,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硅氢烷‐炔基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
背景技术
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分析、储能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其中,有机‐硅胶杂化材料是主要的一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制备方法仍以传统的溶胶‐凝胶化学法为主,通过采用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和四烷氧基硅烷为共同前驱体制备。但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种类有限,大大限制了对该类杂化材料中有机功能团的调控。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种具有笼形多面体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其顶点处可以被多种有机功能基团取代,例如氨基、环氧、双键、苯基、卤代烷基等。根据这些官能团的特点,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环氧开环聚合反应、巯基‐烯/炔点击化学反应、Heck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Grubbs反应等将POSS单元共价连接形成高交联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中,Heck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Grubbs反应一般用于交联刚性有机官能团取代的POSS试剂,从而使杂化材料具有持久的纳米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但这类反应的条件往往比较苛刻,对孔结构难以调控。本发明发展了一种基于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该方法所制备的整体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其大孔结构可以根据溶剂的组成进行调控。此外,该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1、制备步骤简便;2、通用性强;3、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可制备具有特殊形状和孔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简单和有效地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将含硅氢烷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含乙炔基官能团化合物一步交联形成具有三维骨架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这种方法 所制备的有机‐无机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具体是将含硅氢烷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含乙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功能单体)、催化剂和溶剂等混合均匀、液氮冷却并抽真空密封,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硅氢烷‐炔基加成反应。
其具体过程如下:
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00‐300mg含硅氢烷官能团的化合物;
2)向反应容器中加入50‐150mg含乙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
3)向反应容器中加入0.5‐2mL甲苯、0‐2mL十二醇和0‐200mg聚乙二醇(Mn,8000~12,000);
4)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40μL催化剂;
5)将上述混合体系在常温下超声1min以上使其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在液氮(‐196℃)中冷却并抽真空条件下,采用丁烷火焰密封反应容器;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密封后的反应容器放置室温,直至被冷却的固体溶化,然后转移至加热装置中反应1小时以上,直至产生固体材料。
7)用甲苯和乙醇依次冲洗上述固体材料,以去除溶剂及未反应或未结合上的物质,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