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电机和这种转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898.3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S.格吕茨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这种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1)、尤其异步电机的转子(3),包括圆柱形或空心圆柱形转子基体(4),它由相互层叠的叠片(7)构成,以及包括多个沿转子基体(4)圆周均布排列并沿轴向延伸的长槽(12),用于分别容纳一个设计为与长槽(12)形状互补的短路杆(13)。有利的是,转子基体(4)由沿径向在内部的第一叠片铁芯部分(6a)以及由沿径向在外部的第二叠片铁芯部分(6b)构成,后者环形围绕沿径向在内部的第一叠片铁芯部分(6a),其中,这些叠片铁芯部分(6a、6b)互相传力连接,以及其中,用于分别容纳一个短路杆(13)的长槽(12),分别通过一个设计在第一叠片铁芯部分(6a)外表面(11)内或设计在第二叠片铁芯部分(6b)内表面(15)内的凹槽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尤其异步电机的转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有这种转子的电机。最后,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来已知的是,为电机,尤其异步电机的转子设置转子基体,它通过相互层叠以及并合成叠片铁芯的叠片构成。在叠片铁芯沿轴向延伸的凹槽或孔内压入所谓的短路杆,它们在端侧借助单独制造的短路环互相连接,由此构成一个所谓的鼠笼式短路绕组(DE3421537A1,DE10258029A1,DE102013202402A1)。此外由DE19919899C1已知一种鼠笼式短路绕组,它由两个可沿轴向互相插入并容纳叠片铁芯的鼠笼绕组半部组成。在这里短路杆穿过叠片铁芯的叠片沿周向闭合的孔。DE102012101611A1说明了一种所谓的笼型转子,用于短路转子式小功率电动机。笼型转子由空心轴构成,它有沿轴向延伸并向外开口的线棒槽以及在两端连接线棒槽的环槽,其中,线棒装在线棒槽内,它们一方面通过施加钎料与空心轴连接,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在所述环形槽内施加钎料互相连接。
发明内容
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能替代现有技术的转子,它在优化从转子的一个构件向另一个构件传热的同时,能简单和便宜地生产。按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这种转子的电机。按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从一种用于电机,尤其异步电机的转子出发,该转子包括圆柱形或空心圆柱形转子基体,它由相互层叠的叠片构成,以及包括多个沿转子基体圆周均布排列并沿轴向延伸的长槽,用于分别容纳一个设计为与长槽形状互补的短路杆,为了达到提出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是,令转子基体由沿径向在内部的第一叠片铁芯部分以及由沿径向在外部的第二叠片铁芯部分构成,后者环形围绕沿径向在内部的第一叠片铁芯部分,其中,这些叠片铁芯部分互相传力连接,以及其中,用于分别容纳一个短路杆的长槽,分别通过一个设计在第一叠片铁芯部分外表面内或设计在第二叠片铁芯部分内表面内的凹槽构成。
在这里成功创造了一种转子,它在转子基体各构件有高尺寸精确度的情况下,能够将转子基体与短路杆简单而便宜地装配成套。
据此规定,这些叠片铁芯部分彼此至少形状配合式连接,由此实现在叠片铁芯部分之间可靠传力。优选地,所述形状配合式连接通过在这些叠片铁芯部分之一上的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桥接件构成,在另一个叠片铁芯部分上为该桥接件配设设计为形状互补的对应的桥接件卡座。优选地,各叠片通过冲压硅钢片制成,接着相互层叠并可以说是在板叠内通过冲压成叠彼此并合。因此,上述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桥接件可以在一个冲压成形的加工步骤中构成叠片的轮廓,从而使所述桥接件的横截面轮廓是每个叠片总轮廓的组成部分。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桥接件和对应的桥接件卡座有一种形成咬边或侧凹的横截面,由此实现一个叠片铁芯部分与另一个叠片铁芯部分一种不仅沿周向而且沿径向确定的配置。所述横截面可例如以箭头、锤头、燕尾等的横截面为依据。作为替代方式或与上述措施组合,这些叠片铁芯部分也可以通过压配合互相连接。按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为了分别容纳一个设计为与槽形状互补的短路杆,凹槽状槽有向所涉及的叠片铁芯部分内部收缩的横截面。由此有利地能使涉及的叠片铁芯部分沿径向舒适地装备短路杆,以及通过在各配属的凹槽内沿径向大面积压入短路杆,能使短路杆与叠片铁芯部分大面积可靠接触,由此再次实现在要并合的构件之间最佳可能的传热并因而最佳可能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