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组件、透明显示模块以及透明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301.5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锋;任妍;胡楠楠;曹磊;林涉;金海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00 | 分类号: | G09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组件 透明 显示 模块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组件、透明显示模块以及透明显示装置,能够解决透明显示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强度反射损失较大、透明显示装置内光照强度低的问题。包括导轨,用于设置在透明显示模块位于透明显示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个侧边,导轨沿与导轨所在侧边的宽度方向延伸。移动件,包括LED灯组以及转动部,转动部设置于导轨上,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可在导轨内转动,LED灯组包括多个LED单元,相邻两个LED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当转动部位于导轨靠近透明显示区域的一端,LED灯组平行于导轨且LED灯组发光面背离透明显示模块显示面;当转动部移动至导轨远离透明显示区域的一端,移动件可随转动部转动,使得LED灯组的发光面朝向透明显示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组件、透明显示模块以及透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透明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显示模块10和实景展示模块20两部分,透明显示模块10包括透明显示面板11以及设置在透明显示面板11侧边的光源组件12,透明显示面板11设置在实景展示模块20的前方,实景展示模块20包括置物架21以及放置在置物架21上的待展示物,透明显示装置能够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1的透明显示区域X显示出实景展示模块20的置物架21上的待展示物的图像,同时在透明显示面板11上配合显示出所需要的信息。
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很大,提高透明显示装置内的光照强度能够有效的提升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实景展示模块20内部的光线主要来自于透过透明显示模块20中的透明显示面板11入射的光线,以及由光源组件12发出的光线。其中,透过透明显示面板11入射的光线强度是透明显示面板11自身的透过率决定,透明显示面板11制作完成后透过率就不可改变,因此,仅能够通过提高光源组件的发光强度来实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
如图2所示,由于光源组件12发出的光线是朝向实景展示模块20内部发射(如图2中箭头所示),光线需要在实景展示模块20内部经过多次反射后才能出射以实现显示,光线在多次反射的过程中会使光强度不断损失,从而导致透明显示装置内光照强度下降,进而降低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背光组件以及透明显示装置,能够解决透明显示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强度反射损失较大、透明显示装置内光照强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在透明显示模块中的光源组件,包括导轨,用于设置在透明显示模块位于透明显示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个侧边,导轨沿与导轨所在侧边的宽度方向延伸。移动件,包括LED灯组以及固定设置在LED灯组一端的转动部,转动部设置于导轨上,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可在导轨内转动,LED灯组包括多个LED单元,相邻两个LED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其中,当转动部位于导轨靠近透明显示区域的一端时,LED灯组平行于导轨且LED灯组的发光面背离透明显示模块的显示面;当转动部移动至导轨远离透明显示区域的一端时,移动件可随转动部的转动而转动,使得LED灯组的发光面朝向透明显示区域。
进一步的,每个LED单元为LED灯条,LED灯条沿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LED灯条包括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端口,以及与电源端口电连接的多个LED灯珠,电源端口包括正极电源端口和负极电源端口,每一个LED灯珠分别与正极电源端口和负极电源端口电连接,相邻两个LED灯珠之间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LED灯条还包括与正极电源端口相连接的正极触片,以及与负极电源端口相连接的负极触片,正极触片与负极触片平行设置,每一个LED灯珠的正极与正极触片抵接、负极与负极触片抵接。
优选的,LED灯珠包括发光部件,以及在背离发光部件发光面的一面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弹片,在两个弹片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块。其中,正极触片与负极触片的间距大于弹片的宽度且小于等于两个弹片外缘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