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油胺枝接聚琥珀酰亚胺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1804.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翠;曹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间接 竞争 免疫 法定 检测 枝接 琥珀 亚胺 高分子 纳米 药物 载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定量检测,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油胺枝接聚琥珀酰亚胺(PSIOAm)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化学家们提出,可以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合成一种高分子药物载体,用来改善药物结构,提高药效。高分子药物载体本身并不具备药理作用,也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是以适当的方式(氢键、离子键或络合形式,主要为前者)与低分子药物结合。高分子化合物仅作为低分子药物的传递系统,真正发挥药理作用的仍是低分子药物。
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是指具有纳米尺度的高分子载体,实现对多肽分子、寡核苷酸、DNA、RNA和小分子化疗药物等多种药物的携载。药物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包载在纳米材料载体上,形成药物-载体的复合体系。从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和构建用于药物输送的纳米载体,并且这些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作为基因和药物载体的纳米学的出现,给癌症治疗注入了新的希望。
近10多年,各种聚合物纳米载体被开发用于运载抗癌药物和蛋白质,实现对肿瘤的高效低毒治疗。尽管这些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已步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对这些物质的定量检测却鲜有报道,大部分已发表的期刊杂志关于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纳米载体的制备及表征、纳米载体与抗癌药物的偶联、抗癌药物在病灶部位的缓释效率及药效、纳米载体及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等。可见对于纳米载体本身在生物体内的定量检测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油胺枝接聚琥珀酰亚胺(PSIOAm)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方法,利用了二抗放大了检测信号,提高了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即通过测量PSIOAm包被抗原、PSIOAm抗体即一抗与HRP标记的羊抗兔抗体即二抗,三者复合物的光学性号达到定量检测PSIOAm的目的,该方法快速、简洁、检测限低,可进行高通量测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油胺接枝聚琥珀酰亚胺(PSIOAm)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PSIOAm包被抗原和免疫原;
b、制备PSIOAm抗体:
c、将PSIOAm包被抗原经包被液稀释后包被于酶标板中,封闭、加入不同浓度的PSIOAm标准液,以PSIOAm抗体作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作为二抗,进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d、以PSIOAm标准液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定量检测出PSIOAm的浓度。
所述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A=1.256-0.148lgC,其中A为490nm处吸光度值,C为PSIOAm浓度。其相关系数R2=0.993,线性范围为10-2-104,检出限为0.03ng/mL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水解PSIOAm,得到水解后的PSIOAm溶液;水解以使PSIOAm中的羧基暴露出来,更好的连接大分子蛋白以制备PSIOAm免疫原和PSIOAm包被抗原;
a-2、向水解后的PSIOAm溶液中,加入羟基琥珀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牛血清白蛋白,20-30℃温育3-6小时后,离心分离,取沉淀分散于pH=7.4的PBS缓冲液中即得到PSIOAm免疫原溶液;
a-3、向水解后的PSIOAm溶液中,加入羟基琥珀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鸡卵清白蛋白,20-30℃温育3-6小时后,离心分离,取沉淀分散于pH=7.4的PBS缓冲液中即得到PSIOAm包被抗原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